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心动的多行动的少 宁波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3%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1-01 13:06:36

  “内部创业”模式值得效仿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创业,先就业再创业,成功把握会大些。”采访中,不止一人这样告诉记者。

  “我也曾是大学生,知道大学生创业的艰辛。”宁波蓝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步光说,“大学生有激情、有梦想,但他们往往缺乏资金和经验,需要有人提供平台和帮助。”出于这样一个想法,“内部创业”模式应运而生。如今,宁波悦医行齿科设备有限公司、宁波佰医行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蓝德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等先后成立,这些内创公司由“蓝野”公司内部大学生承包运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蓝野”内部创业成功率高于一般个人创业。当前在蓝野内部创业已达9人,共创办9家公司,这些人都是近几年从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学生,其中4家已正式登记注册。

  “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学生创业的资金与技术瓶颈,让他们‘轻装上阵’,也大大减轻了其创业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同时,企业也是内部创业的受益者。因此,内部创业可创造员工和企业双赢的局面。”江北区人事局有关人士说。

  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怎样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大学生自主创业涉及工商、国税、地税、公安、银行、财政、教育、劳动保障、街道办事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应成立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统筹办理大学生自主创业。”市政协委员应金萍认为。

  “我不赞成所有人都一窝蜂创业,创业前先给大学生设道坎,做个测评看看是否适合创业。”从大二开始创业的葛炳肖,如今是一家网络公司的负责人,他认为现在80后、90后的大学生都很自我,“创业的关键是看你能否与团队进行沟通,很多人创业失败是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

  记者从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获悉,市人事局正在考虑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并在市人事局网站开设毕业生创业服务专栏,“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了解什么政策,要找哪些部门,里面一目了然。同时,组建大学生创业指导咨询队伍。”市人事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创业失败救助体系能否建立?

  在初试莺啼失败后,不服输的余楷现在又经营着一家投资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可惜前一阵子的一笔生意让他损失了十几万元,他归咎于自己过于讲义气只订了君子协议,“我一路过来都是挫折,根本拿不出什么好的经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资金大多来源于借贷或自筹,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很多大学生把创业理想化,盲目乐观,一旦失败往往是一蹶不振。”长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市政协委员邱卫东不无忧虑地说。

  他认为,目前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失败后的救助体系缺失,应该设立创业失败人员救助基金,保障创业失败者的基本生活。保险机构也可开发、推行针对创业的特殊险种,降低、化解创业投资风险。

  宁波晚报记者 蔡铁锋 陈胜男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