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十一五":为每一天的生活融入更多平安元素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1-01 13:51:49

  五年之行,始于为民。每一次的进步都在共和国的年轮上,刻下我们的足迹,刻下为民的点滴细节。

  平安建设,始于为民。让和谐的欢笑永远浮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平安是一张张笑脸的组合。

  公安宗旨,始于为民。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课题上,公安的职责决定了为民的分量:人民生活更平安、社会管理更有序。

  从踏入这个城市开始,无论是“老宁波”,还是“新宁波人”,在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来自公安机关的安全保障。从2006年到2010年,五年来,您所不知道的关于“平安”的数据:

  ——命案和五类案件破案率达95%以上和100%。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致力于严打各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刑事发案逐年下降,命案和五类案件破案率均达95%以上和100%。而作为衡量公安队伍打击破案战斗力的重要指标——百警破案数逐年增长,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12万个24小时不眨眼的“电子警察”。五年期间,市公安局在科技强警项目上投入资金累计达到6.86亿元;2006年全市视频监控点只有1万余个,到2010年超过12万个;全市公安工作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信息存储数据从2006年的4000万条,迅速增长到2010年的2.6亿条。

  ——61个水陆治安卡点,406个摩托化巡逻小组。全市建立了常态性、应急性、机动性三类61个覆盖水陆通道的治安卡点,建成了一支由456名专业巡逻民警、1705名专业巡逻协警和406辆摩托车组成的专职巡控队伍,日夜守护着宁波的大街小巷,实现“警车常转、民警常见、民心常安”。

  ——1037位专职化社区民警。“十一五”期间,全市社区警务室覆盖率由2006年的90%上升到2010年的100%;在全省率先推行社区民警专职化改革,1037位社区民警全部下沉到社区。2006年至2009年,全市社区入室盗窃和抢劫案件,分别下降了10.9%和54.7%。

  从大街小巷,到乡村集镇,到写字楼、商贸中心,到车站、码头、公交车上……五年来,全市公安逐步构筑起涵盖“点、线、面、块”的“平安堡垒”,守护着宁波人每一天的平安生活。

  五年之变,始于理念的革新转变。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时任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王辉忠提出了“多侦破一起案件、多化解一件矛盾、多消除一个隐患;少发生一起案(事)件,少伤亡一个人,少造成一点损失”的全省公安工作新航标。

  基于此,市委常委、公安局长王惠敏带领宁波市公安局党委班子,从宁波公安实际出发,经过长时间的细致调查研究,提出了“敏锐治安、主动治安、实力治安”的治安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宁波公安走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治安防控新路子,把警力推上街面、走向群众,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威慑力,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安居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在公安部组织的50个全国正规化建设示范公安局水平评估中,我市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列第5位;在省厅组织的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的测评中,我市的群众安全感同比去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满意度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今年6月,孟建柱同志来甬视察时,用“忠诚、奉献、卓越”六个字,高度评价了宁波警营文化折射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宁波公安在这六字精神的激励下,按照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标准以及与宁波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公安工作定位的要求,继续为广大宁波市民的每一天守护平安。(汪志王西泽)

  -宁波市第11次党代会代表邓少华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长年在基层一线采访,“平安”二字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见诸报端的那些数字,在田间,在街头,老百姓经常用最朴素的语言、最真实的故事,告诉我说,这几年宁波更平安了,警察就在身边,安全感更高了。同时,从职业角度来看,我也深深感受到宁波公安机关更加开放、透明,更加注重通过传媒与老百姓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我期待下一个五年,宁波的警察有更精彩的表现,为宁波人民带来更多的平安福祉。

  -宁波市江东区丹凤小区居民王富英

  我住在这个小区有二十年了。小区里的每一点变化,我都看在眼里。我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和咱们的社区民警聊天。社区民警给大家通报治安情况,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都告诉民警。这些小区里的“平安”话题,说也说不完。我每天都要看社区宣传板上的安全宣传画、防范预警,然后,说给邻居听,大家都爱听。慢慢的,社区里巡逻的队伍也拉起来了,防盗设备也齐全了,案子也少了。以前,朋友到我家做客,我第一句话就问“电瓶车锁了没有,是停在车棚里的吗?”现在,我已经不问这个问题了。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