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海洋产业自然成为宁波的重要产业之一,研究开发海洋资源也成为科研人员的一大研究方向。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沿海刚刚兴起海洋养殖。然而,随着海水养殖规模的扩大,两大难题挡住了渔民的致富路。第一个难题是缺乏优质的饵料和饲料。传统的养殖饲料多是杂鱼和烂虾,这种饲料由于附带有极易繁殖的微生物病源菌,鱼虾蟹贝等苗种在食用这些带菌饵料后,很容易大面积患病。第二个难题是在技术方面。育苗季节一般集中在4月至7月,而东南沿海一带在这段时间极易遭受台风、梅雨等气候因素的影响,饵料生物因缺乏阳光很难存活,加上培养技术落后,致使海水养殖生物的育苗量与育成率低下。
宁波大学及并入宁大之前的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的科研人员,对此问题开展了多年研究,1997年宁波大学成立了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2002年,严小军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来到宁波大学。他的加入,使宁波大学的海水养殖饵料和海藻高科技产品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严小军1984年考入复旦大学少年班。在读研究生时,他的专业方向转向了海洋化学。1994年,在国内研究海洋生物的权威机构——中科院海洋所获得博士学位后,继续在该所从事海洋生物研究。在此期间,他先后赴日本留学、到美国从事国际合作研究近5年,这让他开阔了海洋生物研究的思路。
来到宁波大学后,严小军一心扑在实验室里,在宁大海洋生物工程领域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生物饵料的研究。在不断实验和试验过程中,严小军把如何阐明贝类摄食营养的机理作为决定高效育苗标准化操作的一个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他和科研团队制定了一系列研究饵料生物营养效价的策略,通过对饵料生物的营养成分和贝类的相关营养成分进行比对,发现了贝类的生长与饵料生物的关键脂类成分之间具有直接的关系,从中先后获得了饵料藻类种质筛选等3项发明专利,克服了东南沿海海水育苗选种不明、靠天吃饭的难题。在一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他们首次提出了饵料生物营养调控新规律。
严小军及其团队边科研边把成果应用在宁波和周边甚至外省的海水养殖中,不断推出针对不同育苗种类的优质饵料,为渔民和养殖户提供了高营养的饵料生物。至今,他们创造的经济效益已不下10亿元。
几年来,严小军主持承担了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等众多研究课题。累计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51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中6项为第一发明人。2007年,严小军领衔的“海水生物活饵料和全熟膨化饲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科研成果为宁波大学捧得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浙江省特级专家、“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青年科技奖等众多荣誉。
宁波日报记者 沈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