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姚江上、甬新河岸边,咋有那么多人垂钓、捕鱼,还在路边放上盆子,现抓现卖!”近日,市民李先生致电本报,讲述了他的见闻。他感叹到:“这样不但影响生态,还实在有些危险。”
前日下午,当记者来到永丰桥时,桥面两侧已站上了好几名手持鱼竿或渔网的“渔夫”,持竿者神态还有几分悠闲,拿着渔网的人却是神情贯注,一直盯着浸没在江中的渔网,不时还会拉起网来看看是否有战果。
记者在一个“渔夫”边站定,顺绳索往下看,只见一根根顺绳吊着长杆,杆下系着一张硕大的渔网。除了渔网,“渔民”们身旁还有着不少其他装备——捞鱼的网兜、养鱼的水桶、休息的板凳,甚至有几人摆出了一副持久战的模样,身边除了水杯,还带有饭盒。
在一名戴着鸭舌帽的男子身后,水桶里的两条鲢鱼正吐着泡做着最后的挣扎,“十元钱一条。”当有人张望询价时,“鸭舌帽”报价娴熟流利。
而十几米外一位靠坐在电动车上的男子更是一副“鱼贩”模样,他面前的一排水盆中品种丰富,养着大大小小的鲢鱼、鲫鱼,还有几条鲤鱼。不时有路人驻足买鱼,在记者留驻的20分钟内,甚至还有三四辆汽车停在路边,车主匆匆下车,买上了几条鱼提回去。
在一旁“观战”的刘师傅和记者攀谈了几句。刘师傅住在桃源小区,他说,有时他也会来这里钓鱼,收获往往颇丰。据他分析,永丰桥下的鱼大多是姚江开闸的时候漂出来的,这带算是咸水和淡水交汇的地方,鱼儿不会再往外游,因此很多都汇聚在这一带。
在华辰大桥上,记者见到了和永丰桥上类似的场景,而更让记者吃惊的是,除了桥头上有人捕钓,江面上甚至也有人划着简陋的小船甩网捕鱼。有一艘“船”甚至就是用旧轮胎改装而成,仅仅用个小木板当桨,在江面上漂流,看起来险象环生。
对于在江面内河捕钓的“渔夫”,不少市民表示了反感。
作为一名每天在接送孩子时必须路过永丰桥的家长,王女士头痛的是这里经常会拥堵,“本来桥面就不宽,占了地方做生意,加上停下买鱼的电动车、汽车,我们就不得不挤到机动车道上,多危险啊!”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无论在流经我市的江面上还是内河上捕鱼都是不允许的,但因为捕鱼人流动性比较大,常常检查人员一靠近,他们就跑了,人一走,“渔夫”又来了,因此在管理上存在难度。
在采访中,许多市民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要建立长效机制。
宁波日报记者 周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