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们都住后大街社区。我们彼此关注真诚关心……”昨天上午,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500多名居民像过节一样地聚在“世博之家”广场上,每个人都带着微笑,听广场上演员们朗诵起这首《幸福守望》的诗歌。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市民政局、市体育局、市妇联等联合举办的宁波第二届和睦邻里节在这里拉开大幕。在接下去的一个月里,将举行由“邻里情”、“邻里乐”、“邻里助”、“邻里学”、“邻里颂”等五大板块构成的近300场丰富的活动。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还揭晓了宁波市“和睦邻里节”活动创新案例优秀奖,共有10个社区案例获奖。
-十佳创新案例
海曙区西门街道北郊社区:楼道QQ传递邻里真情
社区里的高塘花园74号是有名的“常青楼”,居民们自筹楼道基金,购买鲜花布置每层楼道,每户居民轮流给楼道花草浇水,使楼内四季如春。“常青楼”里的退休教师李素英还亲手制作了有14个小信箱的精美版面——“楼道QQ”,不出大门便可以传递邻里真情。社区里的特色楼道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和谐氛围。
江东区百丈街道划船社区:邻里互助中心助推邻里和谐
社区邻里互助中心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令人羡慕的全方位生活服务,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洗衣打扫、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8大类54项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还以阳光八号、居民文化艺术团、七彩服务小分队等为服务载体,开展便民利民、自娱自乐的公益文化和便民服务活动。
江北区白沙街道白沙社区:“寻邻热线”再续邻里缘
近年来,辖区内老房子拆迁了不少,有些老邻居们彼此失去了联系。社区从2005年起就开通了“寻邻热线”。6年来,辖区内有上百位居民通过“寻邻热线”与老邻居取得了联系,老邻居们互相串门成为白沙社区节假日里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千人饺子宴一起过大节
今年1月6日,春节前夕,社区把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特色家庭成员、外来务工人员和普通的社区居民一起请来,在仁爱中学体育馆整整摆开100桌,开了个“欢乐团圆年·和谐一家亲千人饺子宴”。大家其乐融融地围坐在桌子上,一起吃饺子,一起过大节。
北仑区新碶街道紫荆社区:邻里互助社让老人老有所养
2007年5月,社区成立了邻里互助社,对困难户、孤寡空巢老人、遭遇突发事件急需帮助的群众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助服务。“都说养儿能防老,可我养老靠邻居,邻居比儿女还好啊!”家住塘里顾弄的空巢老人贺老太一提起邻居互助社就不停对邻居竖大拇指。
鄞州区首南街道金色水岸社区:大手拉小手一起来运动
社区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兴趣与能力,设置了各种运动项目,足球友谊赛、双人自行车赛、乒乓球赛、飞镖比赛、幼儿趣味运动会……让居民们在活动中尽情施展身手,活络筋骨,享受家庭欢乐。500多人参与到“大手拉小手·一起来运动”活动中,最长者有73岁,最小的才5岁。
余姚市梨洲街道花园社区:和谐联谊会让新老居民距离近了
花园社区内出租房屋多,住有很多新余姚人。“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举办新老余姚人共游姚城、新老余姚人迎春联谊活动、新老余姚人家庭结对联谊、新老余姚人家庭才艺展等活动。自联谊会成立以来社区新老居民之间的交流多了,隔阂少了,距离近了。
慈溪市浒山街道金东社区花园阳台PK大赛以花会友
社区组织了一批花盆和鲜花、蔬菜种子,免费发放到社区居民家中。人们发现,小区的阳台上,娇艳的鲜花、翠绿的吊兰、鲜甜的瓜果越来越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花园阳台PK大赛”让邻里之间以花会友,真诚相见。
奉化市锦屏街道花园社区:“帮帮我”互助卡关爱老年人
社区为独居、行动不便、记忆力衰退甚至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策划设计了“帮帮我”互助卡,卡上有老年人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及社区的联系电话,有了这张小小的卡片,老人在外出遇到意外时就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关爱老年人等活动,营造了整个社区温馨和谐邻里关系。
宁海县跃龙街道怡惠社区:娃娃楼长“串”起和睦邻里情
小区内6位小朋友被社区聘为“娃娃楼长”,他们都是由住在本小区内的少年志愿者组成。在小区内,小楼长们将周边的垃圾捡起,撕去墙上粘贴的小广告,对社区内乱堆杂物、乱停车辆、踩踏草坪、乱贴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得到了广大居民的大力赞同和积极配合。
东南商报记者 张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