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岑迪科 倪喜勇)“十一五”以来,我市紧密围绕“工业立市”这条主线推进工业经济发展,以发展模式转型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我市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727.3亿元,同比增长23.8%。与此同时,预计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远超2000亿元大关,实现5年内工业总产值净增1000亿元。据悉,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已达到2012.2亿元,是2005年1365.8亿元的1.47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17%。同期,全市工业增加值从216.3亿元增长到351.5亿元,年均增长12.9%,贡献了全市GDP的58%。
虽然“十一五”期间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我市工业经济运行效益从2008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但2009年迅速回暖迹象凸显。2005年至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分别为36.5亿元、46.47亿元、61.73亿元、56.31亿元和59.19亿元,利润总额分别为21.66亿元、29.38亿元、36.25亿元、28.24亿元和33.08亿元,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13.9%、27.9%、19.2%、-23.5%和16.6%。此外,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达到58.18亿元,同比增长61.0%,预计“十一五”末期,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有望实现翻番。
“十一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工业“双新”实现平稳增长,2009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170.42亿元,比上年增长33.8%,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实现217.5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逐年提升,从2005年的14.43%提高至2009年的23.5%。同时,“十一五”期间,我市企业科技化转型得到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市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1家、宁波市科技型企业20家、省市各级专利示范企业64家,逐步形成了国家、省、宁波市和市本级科技型企业梯队。
我市工业经济经过这5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工业产值逾2000亿元,以家电、轴承、汽配、轻纺化纤为四大主体,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逐次递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十一五”以来,市政府借助市域交通骨干道路和各类开发区,初步形成道路沿线与向各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聚的条块结合的空间布局状态,主干工业区和重点乡镇(街道)工业园区集中了绝大多数的新兴产业、大中型企业。其中,慈东工业区等产业集聚区对区域经济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2009年,新开工企业60家,新投产企业5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成为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市先进特色工业的主要集聚区,成为我市产业集聚发展格局日渐成熟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