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姚先生的两个儿子因厌学离家出走6天,这6天里他们风餐露宿,虽然想念温暖的家却不愿回家。(本报昨日A10版)
报道刊出后,引起很多读者的关注。宁波心理援助者沙龙的秘书长夏宇第一个打进记者电话,他表示,姚先生这样的情况比较典型,援助者沙龙可以派志愿者与姚先生见面沟通,帮助他和孩子找到合适的方法,直至问题解决。
昨天下午,当得知有老师给自己把脉支招,姚先生十分高兴。虽然他昨天清晨才下班,休息了不到5个小时,下午他还是骑了40多分钟的电动车从家里赶到了报社。
宁波心理志愿者援助沙龙来了两位资深咨询师,一位是宁波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多年心理咨询辅导的何霄燕老师,还有一位是宁波六院的李祖晟医生。
一见到老师,姚先生第一句话就是:“我现在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在作了深入的交流沟通,全面了解姚先生的家庭状况、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后,李医生说,姚先生在家里是绝对的权威,孩子害怕爸爸,而妈妈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一种退缩的位置,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诉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在家里就有一些无法得到满足的渴求,离家出走就是其内心渴求的外在表现形式。
“你在家里要放下爸爸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在孩子的立场与他们平等交流。”两位咨询师建议姚先生可以试着用语言、规矩等其他方式代替体罚这种极端方式,面对孩子成绩不好、贪玩等情形时,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
另外,夫妻两人在教育孩子上的一致性也很重要。“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不可缺失,要让妈妈参与进来。要让孩子有一个情感倾诉的出口,这道门在爸爸这里关上了,妈妈这里不能也关上。姚先生也可以尝试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多一些情感的流露,而不是板着面孔说教。”
李医生说,在派出所的那一晚已经给孩子造成了比较大的心灵创伤,因此,他们会在孩子情绪平复后替他们做心理疏导。咨询师建议姚先生回去后,先注意观察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包括同学的态度、孩子的想法。
在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姚先生听着咨询师的建议,不时点头。他说:“我也愿意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接下来,心理援助者沙龙将会对姚先生及其妻子、孩子作一个全方面的沟通交流,之后会制定一整套方案,对他们进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