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受欺负还挨饿 宁波学子美国打工赚钱又赚经历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0-11-19 13:01:27

  

  这几天,宁波工程学院的13个学生结束在美国的工作,回到学校,三个多月前,他们去美国的几家企业和工厂实习。

  学生们参加的是一个叫Summer Work and Travel USA的项目(大学生暑期赴美工作旅游),美国方面事先安排好学生实习单位,但每个人都要独自面临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任何状况。去打工的多为大二大三学生,其中最小的是一个大一新生。

  学会忍耐

  外国语学院的王璐今年大四了,她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景区做Housekeeping(客房服务),每天需清洁16个房间。王璐做事干练,很快就适应了工作,还经常提前完成,因此上头常会多派些难打扫的房间给她。

  “工作很累,一个小时才赚7美元,但美国人会在桌面上放一美元当小费。”王璐感觉,自己的劳动被人尊重。

  与Housekeeping的劳动相比,更让她头疼的是她的室友。

  王璐的室友是个美国老太太,有些耳背。老太太上晚班,王璐上早班,等老太太下班已经晚上11点多了,此时王璐已经睡着了。“她把我当空气,洗漱、吃东西、看电视,声音大得不得了,我常常被吵醒。”起初,王璐提醒老太太,但老太太还是自管自的制造噪音。“我不能要求一个老人去配合我。”蒙住头、继续睡,王璐学会了忍耐。尽管老人“不识相”,但王璐早起后,会跑到公共卫生间进行洗漱,不吵老人休息。后来老人察觉了,也开始收敛了。

  受人“欺负”

  人文学院大三学生吴丽玲也在大峡谷做Housekeeping。头一天上班,吴丽玲就被人欺负了。

  和她搭班的是个印第安姑娘,高个,长得很壮,眼睛瞪起来吓人。打扫工具是公用的,但印第安姑娘不愿意让吴丽玲碰,没有工具无法完成工作,她只能跑到别的地方去借。

  第一天,吴丽玲忍了,第二天,还是这样。怎么办?吴丽玲有点想哭,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情,冷静之后,她想通了,觉得印第安姑娘是不了解她才这样做,于是,每回见到她,吴丽玲很热情地问候她,有了小零食,也拿去和她一起分享,很快,印第安姑娘感受到了吴丽玲的善意,还主动帮着吴丽玲干活,两人也成了朋友。

  有一次打扫房间,吴丽玲捡到一个信封,她想也没想立即交了上去,结果信封里装着1560美元,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吴丽玲此举被同事们大大赞赏。

  差点饿晕

  化工学院的张胡在北卡州的快餐店做点餐员,外国语学院的张啸则在佛蒙特州的肥皂厂做包装工,做久了会烦,她们就找同事聊天,很快,女同事介绍她们的朋友来认识,朋友越来越多。年轻人之间经常会讲一些笑话,有时一句话讲完,其他人哈哈大笑,她们却莫名其妙。

  而国际交流学院林文君的事情更好笑。林文君是作为文化交流的学生,寄宿在美国普通人家家里,中国人的含蓄让他差点饿晕。

  放在林文君面前的盆子里有蔬菜沙拉,有面包和牛排,但分量不多,吃得差不多了,房东太太问他“饱了吗?”林文君马上客气地回应“饱了,饱了。”但事实上,他还没吃饱。第一天,他没吃饱。第二天,他还是没敢主动。第三天,他受不了了,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自己去冰箱里拿了点吃的。这下他明白了,要入乡随俗,才能不“受罪”。

  几天后,林文君和这家人熟络起来,林文君教他们打中国的纸牌,还讲很多的中国传统习俗。每到周末,老外喜欢家庭聚会,林文君就做中国菜,菜烧得咸得让客人直喝水,但还是在那里打开了朋友圈子。

  为期三个半月的时间是短暂的,很多学生会选择在结束美国之行时,用赚的钱旅游、参观美国的学校。自立和自信地应付生活,是他们这趟出行的最大收获。

  (宁波晚报记者 袁妙飞 通讯员 王天宇)

  链接

  Summer Work and Travel USA项目即“大学生暑期赴美工作旅游”项目,是美国为促进美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一系列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学生持J1签证进入美国,可申办美国社会安全卡,与美国学生同工同酬,在美工作期间有完善的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

  该项目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实践近40年,近几年每年都有十余万名国际大学生参加。

【编辑: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