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1.5万元 五年翻番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1-20 07:17:29

 

 

  中国宁波网讯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87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60元,同比增长12.5%,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持续处于首位。据预测,到年底,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1.5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宁波市在对“三农”坚持实施政策性“输血”基础上,着力构建农民财富长效积累机制,一方面引导产业、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培育有技术、懂经营的职业化农民,通过资本和技术投入来获得更多效益。

  五年来,各地陆续建立了200多家培训机构,政府出资2亿元,共培训农民超过百万人,其中转移就业近30万人,全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率超过了80%。如今,宁波市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已达到六成。与此同时,“洗脚上田”的农民还纷纷创办中介服务、连锁商业、农村社区服务、农家乐等新型业态。目前,我市已建成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200多个,上半年共接待游客483.7万人次,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50%和39%。

  大批农民转移就业,为现代农业的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产品品牌化创造了条件。目前,宁波市已有128.5万亩农业土地实现流转,占农户承包面积的52%,流转率居全省首位,规模经营面积也因此增加到140万亩,涌现了10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户们以资金、技术和资源组合在一起,成了一个个“田老板”。上半年,宁波市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了20.1%。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感受到财产性收入带来的增收“曙光”。除了水涨船高的土地流转金和房屋租金收入,他们还在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中获得不菲的收益。目前全市已有443个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去年,这些村共发放村民“股东”红利近10亿元。

  柿林村地处四明山深处,曾多年被列为贫困村。最近5年,在上级支持下,我们举办了“丹山赤水柿子节”、“四明山红色旅游节”,办起了30多家农家饭店(旅店),村民家的土鸡、笋干、茶叶成了抢手货。预计今年人均收入要比2005年翻一番,在全镇14个村中居首位。

  余姚大岚镇柿林村党支部书记 沈炳荣

  宁波日报记者罗涟浩

【编辑:刘夏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