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豪 绘图
中国宁波网讯 “十一五”期间,宁波教育全力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型教育体系,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贡献能力日益提高。据最新统计,在过去五年间,在甬高校纵横向科研经费达11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43亿元,教育服务地方的能力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十一五”期间,我市全面建成了十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十大职教实习实训示范基地,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了学校、企业、政府三方联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据了解,在甬高校已与10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2006年至2010年高校纵横向科研经费达11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43亿元。其中,2009年高校科研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就达11亿元,是2005年的三倍。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促进毕业生就业率。据统计,在甬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中职毕业生当年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程。这是我市教育服务地方的又一重点。据统计,自2006年起,全市共安排职工培训专项经费1.2亿元,累计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生产一线工人12.6万人次。2009年由教育部门主管的165家培训机构完成培训280万余人次,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建设,打破了学校长期以来封闭办学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学用脱节的窘境,更明显的是解决了企业求助无门的难题。
宁波日报记者 陈敏
我眼中的这5年
宁波积极探寻社会与教育协同并进的道路,通过大力构建区域服务型教育体系、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程、发挥终身学习体系功能等有效途径,为学校与企业搭建起彼此受益的互动桥梁,出现了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学生创新成果跃居全国前列、终身学习体系生机盎然的可喜局面,可谓学生受益、学校受益、企业受益。宁波实践表明:心系社会、心系百姓的教育就是人们满意的教育!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徐小洲
这五年,我市教育事业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面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感觉我们的教育更加务实、更加有效,教育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助推器、产业转型的催化剂、民生改善的支撑柱。
——宁波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