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服务中心:“酒店大堂”搬进了咱村
11月12日上午,福明街道桑家社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内挺热闹。
不算宽敞的房间里,开了5个服务窗口,5名笑盈盈的工作人员各施其责,分头给新搬进社区的流动人员拍人像照、办宁波市临时居住证(下简称居住证),并免费提供租房咨询和中介服务。
社区民警邓剑波站在服务中心门口,每来一名群众,他就上前迎接,询问对方需要办理的事项。有几名群众不知道怎么办理居住证,也不知道应该提交什么资料,他耐心地解释,还手把手地教他们填表格。
一位带着孩子刚从安徽来宁波的年轻妈妈告诉记者,她丈夫已经在宁波工作多年,如今,她和孩子也一起过来,一家三口新租了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准备长期留在宁波了。“房东说,要先到这里来办居住证,才能租房子。不过在这里办证很方便,而且拍照、办证都是免费的。”年轻妈妈笑呵呵地说,她以前也出去打过工,像这样人性化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她从没见过。
一个正在排队的四川籍小伙子对记者说,民警给他讲了办理居住证的很多好处,他刚才打了电话,叫自己的几个老乡赶紧来这里办证。
记者得知,福明街道桑家社区由于区域位置的特殊,目前已有3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在此居住。人员流动的急剧增加,给公安部门的服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今年以来,江东公安分局针对这种情况,率先在桑家社区试点“流动人口公寓式管理”这种创新的服务管理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负责该试点工作的分局治安大队郑光华大队长向记者介绍,这种创新举措源自“以房管人”的理念,“我们把整个辖区的5800多套(间)出租房看做一个大的公寓式酒店,而流动服务中心就是这个酒店的大堂,你搬进来要办手续,离开了要退房,谁进谁出,谁住哪里,我们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记者在郑光华的带领下走进了桑家社区公园路小区。记者看见,小区门卫处有专人坐班,人员信息簿上,每位租房客的信息均登记在册,并附有照片。
正在楼前院子里绣十字绣的一位姑娘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经常有盗窃、打架等案件发生,“现在搬进来住的人都办了居住证,所有人的身份信息都登记在公安机关了,那些想干坏事的人也得掂量掂量了,治安比以前好多了。”
郑光华给记者看了一张统计表格,自9月28日流动人口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桑家的新增人口登记发证数达到3800余张,其间,区域的刑事发案率环比下降17.4%,接警数也下降15.5%,“以房管人”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谢盈 许炯君/文 王西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