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宁波经济适用墓是否偏离殡葬改革方向引争议
稿源: 新华网  | 2010-11-25 10:02:42

  “经济适用墓”是否偏离殡葬改革方向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非常紧张,生态环境也比较脆弱。为此,民政部2009年底公布的《关于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提出,我国殡葬改革的宗旨是“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殡葬负担”,并提出今后“除纳入规划的外,原则上不再许可建设经营性公墓或扩大既有公墓占地面积”,同时“积极发展城乡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满足群众骨灰安放的需求”。

  如果各地都借鉴“经济适用墓”模式,会不会偏离殡葬改革的方向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社会管理系主任杨宝祥教授认为,“经济适用墓”的提法不科学,这种提法参照经济适用房的概念,意欲实现让每个人都买得起墓的目标。但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张,按每年全国有900万人死亡计算,大量土地将被用石材、水泥制造的坟墓占用,长此以往,绿水青山就得了“白化病”。

  杨宝祥说,政府主管部门一直试图通过高墓价抑制人们对墓葬的需求,同时推广节地葬法和生态殡葬。

  根据相关管理条例:“收费管理办法……按照鼓励骨灰存放、限制墓葬的原则制定。”

  然而,现实中这种改革导向却遭遇执行难。在宁波北仑,就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群众虽然抱怨公墓价格逐年上涨却依然认购,生态墓遭受冷遇;在移风易俗难见成效的情况下,高墓价并没有发挥抑制人们选择墓葬的作用,反而成为群众抱怨质疑的焦点。唐国富告诉记者,北仑区有3家生态墓园,因地理位置偏僻,传统殡葬观念浓厚,选择生态墓园者少之又少。

  范英认为,传统观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应当正视群众“入土为安”的殡葬需求,允许作为权宜之计的“经济适用墓”尝试和探索。但更为长远的,应当理顺殡葬管理体制,加快殡葬管理立法进度,积极推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通过政府限价等干预措施,让墓价整体“经济适用”。

  杨宝祥说,殡葬改革的方向应是提供公益性殡葬服务为主,以此为基础,逐步加大移风易俗的力度。 记者 郑黎 张钦 王海鹰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