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的人参很出名,你可能吃过,那地参呢?可能没见过吧?今年,四明山麓的一户人家在宁波率先种起了地参。
前天,余姚鹿亭乡石潭村的种植户龚建夫站在地头,指着陇上一株株枯草对记者说:“这就是地参。”
深秋时节,刚好是地参成熟季,一锄头下去,挖出的白花花地参密密麻麻,数一数,一株竟有百来个,小指粗细,掐开一闻,淡淡的参味直钻鼻孔。
像种芋艿一样好种
老龚50出头,年轻时做过木匠养过猪,16年前,他承包了400多亩山地开辟了一个茶园,后来又搞起了栗子园。全家的生活都依赖着这片土地,老龚也更加热爱土地。
今年初,余姚种子管理站和鹿亭农办工作人员找到他,让他试种一个新品种——地参,还说这品种市场前景非常好。
“地参苗很贵,论个卖,一元一个。”余姚种子管理站提供了种子来源,老龚头一次接触这玩意,没敢多买,要了500根。
3月初,他把地参苗埋在土里,为了地参苗长得好,他选用了进口复合肥。地参苗喜欢沙质土壤,不需要过多水分,植株也不爱招虫子,照料起来非常方便。他说,简单得就像种芋艿一样。
长到春夏之交,新叶水灵灵的,非常嫩,老龚摘下来炒着吃。地参的茎长到半人高就不长了,晚秋,就是地参成熟的季节。
与市民餐桌还有距离
这鲜地参到底怎么吃呀?老龚说,他已经打听到不少做法,油炸地参、拔丝地参、地参粥、地参乌鸡汤等,“尤其是地参鸡汤,有人参炖鸡的功效,大补。”老龚再三推荐,他喜欢喝酒,已经拿了一些地参浸酒了。老龚开玩笑,这次试种得不多,等明年扩大种植面积,再敞开肚子享受。
余姚种子管理站的虞振先站长说,引种地参,主要是利用四明山的沙质土壤。老龚的地头他们经常去看,也算是试种成功,等明年有了规模,他们会帮助老龚,将地参包装成精美的产品推向市场,“先去宾馆酒店等高档场所,上市民餐桌,还需要点时日。”
虞站长说,地参引自武汉,在当地的售价比较高,新鲜的地参一公斤卖到200多元,宁波市场说不定还更高。
自给自足的生活有奔头
老龚家的地头,除了地参,还有山药、马铃薯、紫番薯、雪莲果等,种植面积都不大,主要是自给自足。老龚打算先种出点经验来,等到时机成熟,再慢慢做大。
在老龚家的餐桌上,没有一碗菜不是自家的,鱼是溪坑鱼,青菜是地里种的,蛋是自己家的鸡下的,毛笋是后山竹林里挖的,猪肉也是自家养的,就连番薯粉干,也是自己做的,家里一年不去菜市场都不成问题,“赚了钱没地方花。”老龚兴致勃勃地说,明年要加大茶园的白茶和黄金茶两个品种,还要在茶园里套种经济林木,另外,再承包一块地,养些鸡鸭,“现在人人都想吃纯天然的东西,我们自己家种出来的,肯定是不愁销路的。”老龚说。
宁波晚报记者 袁妙飞文/摄
链接:地参,又名地藕,银条菜,除作蔬菜食用外,晒干后还可入药。《中草药大辞典》等资料记载,地参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其茎叶晒干后即为名贵中草药。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有限,市场投放量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