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开馆。(周建平 摄)
走进位于鄞州创新128园区的金银彩绣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有着浓郁地域风情的《甬城元宵图》,这幅由鄞州金银彩绣的传承人史翠珍、张世君、沙珍珠、陆亚菊等人创作的作品,将250余名人物的欢庆热闹场面绣入画面,融入了宁波地域文化特色。在上下两层共850平方米的艺术馆内,共展出了300多幅金银彩绣精品,不但有衣服、屏风等大型作品,也有绣花鞋、荷包、挂件等小饰品,每件作品凝聚着浓浓的“阿拉宁波味道”。
据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馆长裘群珠介绍,宁波金银彩绣与中国传统刺绣血脉相连,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发展,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样式和风格特色。著名学者赵朴初题赞为:“斟古酌今,裁云剪月;奇花异草,妙笔神针”。金银彩绣艺术馆不仅展出绣品,现场演示绣法,更承担着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任,艺术馆在筹备阶段就已经发展了200多名民间热爱金银彩绣的手工艺人,展厅里的一些绣品就是出自她们之手,她们从学打空针开始,接着学斜针、直针、罩花,一般需要三年时间才能把全套的刺绣手艺学会。艺术馆还与东钱湖旅游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把喜欢刺绣的学生召集起来,并由金银彩绣传承人为学生定期上课、传授技艺,在学生中培养一批金银彩绣的爱好者。
金银彩绣艺术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活”的代表作就是大型金银彩绣《甬城元宵图》,这幅作品中有天封塔、城隍庙等甬城古迹,有状元楼、缸鸭狗、升阳泰等百年老店,更有灯会抬阁、舞龙耍狮等传统习俗……《甬城元宵图》还在刺绣技法和表现手法上取得了突破,传统的金银彩绣作品一般使用五六种绣法,而《甬城元宵图》使用的绣法有20余种,包括鲜花绣、网绣、盘金绣、盘银绣、打籽绣等,仅金银线、彩色丝线就用了数十种,共费时2个月1000个工时才完成。在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甬城元宵图》一举夺得“天工艺苑杯金奖”。
记者在艺术馆除了看到衣服、手帕等传统绣品外,还意外地看到了手机挂件、钱包、桌椅套等现代用品,裘群珠馆长表示:要真正地发展金银彩绣,一定要走市场化之路,艺术馆设计生产了金银彩绣手机挂件、车饰挂件、桌椅套等工艺品,用于婚庆、日用饰品、室内装潢等,很受市场欢迎。她说:“许多年轻女孩喜欢十字绣,金银彩绣的绣法其实与十字绣相通,艺术馆可以为她们设计好图稿,配好丝线,把她们绣成后的金银彩绣作品通过门店推向市场。”
宁波日报记者 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