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市庆祝第三届农村“种文化”活动成果展演在宁海柔石公园举行。图为象山县大徐镇文化站的舞蹈《醉春》。(周建平 摄)
中国宁波网讯 铿锵有力的鼓舞“凤翔九天”、活泼生动的“丰收米筛舞”、激情奔放的排舞“南国玫瑰”……昨日,宁海县柔石广场锣鼓喧天、舞姿动人,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宁波市第三届农村“种文化”活动成果展演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市各地的13支300多人的农民文化队伍表演了歌舞、小品、情景表演唱、器乐表演等精彩节目。
这些丰富多彩的节目的表演者基本上是农民,有的节目还是农民自己创作的,展示了我市近年来开展“种文化”活动获得的丰硕成果。表演压轴节目龙舞《梦幻荷塘》的30多名演员是镇海区骆驼街道东钱村的普通农村妇女,她们有的是村办企业的员工,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家庭妇女,年龄最大的已有69岁。她们从2008年开始参与“种文化”活动,起初仅有13个人,如今固定参加活动的有50多人,她们每星期都要在村广场上举行3次活动。舞龙的华叶君告诉记者:“家里村里都非常支持我们,每次有活动,家里的男人都抢着干家务活,怕我们误了表演,村里每年给我们5万元左右的活动经费,让我们制作龙身、服装、道具。今年,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排练的《梦幻荷塘》还演进了上海世博会,中外游客看了都夸好呢!”
记者发现,昨天所表演的节目都是取材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生活,表现广大农民在经济、生活、文化各方面产生的变化,有着浓郁的乡村风味,极富生活气息,如慈溪市浒山街道东门村表演的《邻里之歌》,就讲述了农村旧村改造后,村里的新楼房代替了旧平房,虽然防盗门和猫眼隔开了村民,却不能隔绝村民共建和谐家园的热情,谁家有难众人帮,楼上楼下没距离;奉化市文化馆表演的小品《一婆三媳》讲述了三个儿媳和一个婆婆之间,孝敬长辈的和睦家庭故事;象山县丹西街道九顷村带来的情景表演唱《对对馒头浓浓情》,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米馒头的制作工艺为题材,不但展示了农村生活的发展,更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蒸蒸日上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宁海县跃龙街道女子合唱队献上的《蛎乡今天变模样》反映了宁海县大力发展海产养殖业,让老百姓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现实。
据有关部门介绍,今年我市“种文化”活动更注重基层文化队伍和文化骨干的建设、培养力度,仅市级有关部门就投入扶持经费近百万元,有10个镇131个村达到了村村有队伍有场地有活动的建设标准,平均每支农村文化队伍规模在20人以上,并且每月定期开展活动。
宁波日报记者 王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