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十一五”宁波迈出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步伐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2-08 08:17:57

  一座城市的发展路程是漫长的,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

  回望2006到2010的五年,宁波迈出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步伐。

  从“要我转”到“我要转”,从“宁波制造”到“宁波智造”,从依靠要素驱动到依靠创新驱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齐头并进,宁波华丽转身,开创了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理念一变天地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停一开六”、“停二开五”、“停三开四”,这些有序用电措施,今年下半年再次在宁波实施,重演几年前的一幕。

  “两次限电的对象却完全不同,当时因为缺电,所有企业让电于民,如今为了节能减排对一些高能耗企业‘拉闸’。”市经委有关负责人坦言,这是对高能耗企业的又一次“倒逼”。

  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这种依靠资源要素的粗放式发展,在宁波已是“穷途末路”。

  资料显示,宁波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180立方米,仅为全国的55%,人均耕地面积更是不足全国的一半,而且后备资源十分有限。与国内不少城市一样,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的“四个难以为继”。拿土地资源来说,按目前单位GDP增长占用耕地量计算,再过一二十年宁波将无地可用。

  资源小市宁波,遇到国家紧缩性宏观调控,“成长的烦恼”充分暴露,资源要素供给紧张,正在生产的缺电,正在建设的缺钱,正在招商的缺地,正在规划的受到资源平衡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这烦恼,那烦恼,归根到底是多年来高能耗、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烦恼。”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强调,惟有转变观念,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才能摆脱越发展越烦恼的困局。

  如果说国家紧缩性宏观调控成为宁波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因素,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则把宁波“逼”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发端于大洋彼岸的国际金融危机,自2008年下半年骤然恶化,地处开放前沿的宁波,率先呛水遇寒。

  这让宁波人自省:经济外向度比重高达八成,易受国际市场因素影响;发展驱动力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对国际资源依赖性较强,易受国际价格波动;产业结构以终端消费为主,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竞争力偏弱。

  面对历史罕见的危机,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果断出手,打响了“快、重、准、实”保增长促调整的战役。

  “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模式的冲击。”在应对危机的一年多里,宁波一手抓保增长,一手抓调结构,在迎战危机中抢占转型的先机。保增长的所有举措,都着力于挖掘国内需求、提升科技实力、摒弃高能高耗、塑造产品品牌。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宁波人把在危机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化作刻骨铭心的科学发展理念,犹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迎来了发展的新天地。

  两翼齐飞动力足

  推动发展模式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时,难免影响发展速度,怎么取长补短?

  经济学上有著名的木桶理论。宁波产业结构的“木桶”上,有一块明显的“短板”:服务业。

  宁波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曾经在2005年时不到40%,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居倒数第一位,与宁波经济总量名列前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失衡的产业结构,让宁波人意识到转型的战略突破口在于服务业。基于宁波的现实基础、资源禀赋、城市特色,市委、市政府确立按照“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总体布局,提出了“把宁波打造成为服务于浙江、长三角、中西部地区的以进出口贸易为龙头、以运输物流为支撑、以金融服务为保障、以信息知识服务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思路。

  加快发展服务业,各项重大政策频频出台。现代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总部经济等培育扶持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现场会,扎扎实实推进物流、贸易、会展、中介、咨询、设计等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宁波服务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局面:从2006年至今,服务业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领先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也逐步提升,2009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83亿元,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1650亿元的目标。

  服务业吸纳从业人数110多万人,创造了一半的地方税收,服务业作为宁波新的经济发展引擎,开始全面发力。三次产业构成由2005年的5.4∶54.8∶39.8调整到去年的4.4∶53.3∶42.3。

  在补上服务业“短腿”之时,宁波还在提升制造业“长腿”,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临港工业转型升级走循环发展之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走集群发展之路。

  在宁波临港工业带内,目前各个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已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体系,“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三个层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不仅大幅降低了各自企业的生产成本,更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曾给宁波经济发展带来辉煌的传统工业,集中在民营经济领域。但近年来“产量顶到天花板、价格却趴在地板上”,成为不少企业的切肤之痛。痛定思痛,宁波民营经济走产业集群之路,原来的“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块状经济,快速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企业结构从低、小、散形态向以大企业为龙头的集群式转变,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行业竞争力的大产业迅速成长。

  “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强市”。2008年,宁波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继深圳和广州之后第三个跨越工业总产值万亿元“门槛”。

  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宁波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实现了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呈现了产业协调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格局。

  创新突破活水来

  放眼全球,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

  转型升级中的宁波,既无资源禀赋之优,也无环境容量之大,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下降,靠土地、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粗放型的增长难以持续。惟有创新,才能突破困境。

  2006年2月,市委、市政府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角,创新成为宁波人的共同追求,创新成为撑起宁波未来发展的筋骨。

  方太厨具董事长茅理翔,不甘心只做替人贴牌的“打工者”,潜心研发、不断创新,打造出了厨具行业的知名企业;

  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一生钟情服装事业,企业销售额虽已有数百亿元,仍不辞辛劳为了汉麻新面料的开发而奔波忙碌;

  东方电缆副总裁夏峰,为了解先进技术出国求学两年,把一个普通的线缆加工厂,提升为拥有多项专利、能生产顶尖海底电缆产品的行业明星……

  在宁波这片沃土上,类似的精彩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2009年,宁波市授权专利数首次突破万件,增速居全国首位,今年有望突破2万件,其中,企业所占比例高居90%以上。

  “这意义不亚于千亿元产业的硬件投入!”《经济日报》以《从“专利破万件”看发展方式转变》为题发表评论指出,过去,人们往往用引来了多少投资、建设了多少硬件来衡量经济工作的成效,企业在硬件投入方面大手大脚,而在科技人才等软件投入上缩手缩脚,现在宁波发展的眼光已不再盯着圈地建厂房,在创新上舍得花血本了。

  创新不只在科技、人才,宁波不断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束缚,深化改革开放,开创了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为扩大内需,宁波推出了农村住房“两改”,启动七大卫星城市建设,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完善城乡区域协调机制,加快社会事业领域的制度创新,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综合配套改革的纵深推进,为宁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为扩大开放,宁波从主要面对国外开放向国内外一体化开放转变,确立了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内外开放的体制机制,率先建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规范高效、接轨国际的开放型经济先行区。

  为繁荣文化,宁波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树立“抓发展必须抓文化,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一方面通过产品创新、创意设计,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培育动漫、网络游戏等企业,壮大新兴文化产业,文化成为转型的强大支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宁波人执着创新,敢闯敢试,冲破传统体制和发展方式的束缚,源源不断释放新的活力。

  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过“十一五”的转型升级,宁波必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再领风骚!

  宁波日报记者 邓少华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