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楼宇是优势产业聚集发展模式在楼宇经济领域的延伸,它通过同质同行企业的互生共赢、聚集发展,达到1+1>2的效果。近年来,我区楼宇经济发展一直由楼宇产业初步汇聚向最终的特色楼宇逐步过渡,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区内楼宇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发展特色化楼宇、专业化楼宇仍面临诸多困难。
现状:特色楼宇奇缺
正源商务大厦有着“众师楼”的别称,是区内为数不多的特色楼宇之一。所谓“众师楼”,是指楼内入驻企业集聚了会计师、评估师、结算师等财会、金融方面的高智能人才,从事专业科技服务。据统计,在正源商务大厦,入驻企业90%以上从事为各种产业、企业或个人家庭提供专门服务的行业。
名汇大厦则聚集了大量从事外贸生产加工的中小型企业,算得上是全区外贸企业的“根据地”。在入驻企业总数和入驻面积两项统计中,外贸类型企业占到了大厦商务面积70%以上。“楼内外贸企业众多,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也促成了行业内的良性竞争。”负责大厦营运的一位主管说。
专家指出,特色楼宇一般具备四大特征:一是产业集聚度高,楼宇内某行业企业占到60%以上;二是规模大,即企业数量在20家以上,楼宇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产生税收1000万元以上;三是层次高,该行业必须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四是带动力强,能带动楼宇附近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区已投入使用的商务楼宇共有19幢,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从统计数据看,除了名汇大厦和正源商务楼能称得上是一般意义上的特色楼宇外,区内其他商务楼宇优势产业聚集度不高,楼宇特色并不明显。
问题:产业集聚是关键
“目前,特色楼宇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楼宇‘含金量’。”区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目前新城区写字楼日均租金每平方米1.5元左右,仅为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央商务区三分之一,而南部商务区楼宇租金,日均每平方米也不超过2元。
培育楼宇经济必须重点考虑向专业化发展,如果没有产业集聚,何来特色楼宇?从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发展经验来看,专业楼宇是发展楼宇经济的必然方向,产业集聚度越高,共享的信息越多,客户享受到的服务也就越齐全,企业也越能降低运营成本,这不失为政府、企业、楼宇开发商多方“共赢”的途径。
“商务楼宇的特色化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需根据楼宇的特点和区内优势产业聚集程度逐步引导形成,楼宇在发展的初期往往采用‘先蓄水再养鱼’的做法,即注重入驻企业数量,提高楼宇入驻率,对于产业和企业质量方面没有引起重视。”区商务楼宇经济办公室主任陈华章说。据透露,鄞州商务楼宇发展才5年时间,由于周边城区辐射较强,优质资源竞争激烈,发展特色楼宇形成优势产业集聚压力较大,区内商务楼宇在发展、招商之初,门槛无法拔高,导致不少楼宇只重量、不重质,发展特色楼宇形成产业集聚就困难重重。对策:政策服务双管齐下
“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楼宇,推动楼宇经济品牌化发展,这将成为全区今后一段时间楼宇经济工作的重点。”陈华章表示,针对集聚度不高的问题,规划布局将从整体入手,走产业集群道路,让商务楼宇成为高度集聚的“发展极”。
目前,区贸易局等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对楼宇内的商贸服务业、服装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调整升级;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新兴行业聚集度也将在楼内不断提高,以此鼓励“特色楼宇”逐步孵化成功。
同时加强对新兴业态企业的引入和扶持,有效提高产业聚集度。在广博国贸中心等楼宇,形成同质同行企业集聚,逐步形成楼宇特色。刚刚开园的南部商务区一期,将逐步引导企业向服装、商贸等有鄞州特色的产业集聚;商务区二期海运大厦、旅游大厦等项目已经被初步定位为“特色楼宇”,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
此外,区商务楼宇办公室还将加强管理和服务:通过完善商务楼宇信息联络员网络建设,加强与楼宇和企业的联系沟通;完善楼宇企业基本信息数据库,定期统计分析……据了解,目前专业楼宇全面整合意向已经浮出水面,对符合功能定位的将加大扶持,不符合的逐步调整,同时引进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专业楼宇全面发展。
本报记者 费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