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7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宁波国家高新区调整发展思路,倾力打造宁波科技创新的“智核”,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制造业服务的服务业,成功实现了高新区发展的升级转型,成为全市技术创新的高地和高新技术集聚的示范区。
培育高新产业>>>
6个人的生产线全球最先进
走进宁波国家高新区双鹿电池科技城的800生产车间,只见一条自动化电池生产流水线在不停地运转,6个工作人员在添加原料、监管和装箱。“这条流水线每分钟可以生产800节电池,大部分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只要6个人就可以完成全部生产流程,这在全世界也是最先进的。”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浩自豪地告诉记者。此外,双鹿电池还研发成功了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电池,其电量性能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5号碱性电池的10倍。这家拥有1800名员工的企业2009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今年有望再创新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12%,位居国内第一。
宁波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100多人的小工厂,成立不到3年,依靠其独家掌握的光学薄膜技术,今年产值将超过8000万元,明年预计突破1个亿。目前,激智科技的产品进入了液晶显示巨头友达光电的供应链,并成为海信、康佳、比亚迪、创维等国内液晶电视生产大厂商的供应商。
目前,高新区已形成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等领域的一批高新技术制造业,成为宁波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区。
发展技术服务>>>
30多家检测机构为企业服务
作为出口大市,众多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后才能实现出口,宁波高新区创造性地发展技术型服务业——检测产业,既为制造业企业解决检测困难,也使高新区成为了技术检测的高地。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机构,其宁波分公司已正式落户宁波国家高新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30名。这样的检测和认证服务机构,在高新区有30多家,其中有独立实验室的检测机构达13家,检测范围基本涵盖了宁波各大主导产业。“高新区不与其他县(市)、区争夺制造业的发展指标,而是要为制造业企业服务。”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崔秀良表示。
打造创新“智核”>>>
吸引170多家研发机构来落户
目前,宁波国家高新区已经设立了5家院士工作室,还吸引了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15家名校的技术转移中心以及近百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等共计170多家研发机构来此落户,推出新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为全市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的“智核”。
除了集聚技术创新的领军人才和机构之外,宁波高新区还组织起了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体系,引进了新以创业投资基金、宁波华健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并配套组织宁波创新港、宁波投资广场等交流平台,搭建起“资本+技术+市场+政策”的全方位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成为全市的技术创新服务高地。
崔秀良表示:“宁波高新区不仅要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还要为全市的科技创新服务,成为全市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的引领区。现在,高新区已经基本形成了技术创新的人才队伍、组织机制和资金保障体系,初步具备了服务全市创新研发的能力。”
东南商报记者 殷浩 通讯员 蔡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