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罗哲文出席“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论坛。(谢安良 摄)
人物名片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现为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他曾数百次登上长城考察,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人”;他是长城申遗文书的起草者,直接促成长城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他曾起草《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并被国务院批准,由此开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篇章;
他曾提交提案建议我国政府尽早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使得我国37项自然文化遗产得以走向世界……
70年来他一直守望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被誉为“文物古建的守护神”。
他就是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
今年8月,刚刚在北京度过从业70周年的罗老,在文博与古建界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而现在,已86岁高龄的他又为中国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四处奔走。
日前专程来宁波参加“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宁波论坛的罗老谈起迟来的大运河保护深有感触,“无论是从历史渊源、长度、规模上来说,中国大运河都是世界运河之冠”。但中国大运河的保护命运却显得曲折艰难得多。
罗老说,长城与大运河这两项古代最伟大的工程,是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人说,长城是中国历史的实物例证。其实,大运河同样是历史见证而且更为生动丰富。它的核心价值就是漕运功能,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认识和理解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大运河一直未被当作文物看待,也未得到应有的保护。这未免有失公允,而且造成了许多对大运河原生状态的改变和破坏。
2005年,罗老与郑孝燮、朱炳仁三人首次联名向京杭大运河沿岸17个城市的市长发出书面呼吁:加快大运河申遗工作进程。三人因而被誉为“运河三老”。2006年2月,58位全国政协委员响应呼吁,提交了一份“大运河申遗提案”。不久,响应这份提案的大运河沿岸城市由17个增加到35个。随即,由国家文物局牵头的全国大运河资源调查工作启动,大运河申遗提上日程。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随后,国家文物局也把它列入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并把大运河申遗的日程确定为2014年。
大运河终于迎来了“保护时代”,这使罗老从心底里高兴,但是他认为应该理性对待大运河保护。运河与长城不同,大运河不能仅作为一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而是活生生的、还在流淌着的财富,必须发挥其实际的作用。因此,大运河的保护方式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创新。
罗老呼吁,保护大运河,首先要真正了解大运河,要深入到大运河实地去了解。让文化遗产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越来越亲密的接触,应该是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重要指向。为此,罗老率先垂范,骑自行车穿行在“大运河遗产小道”,深入第一线感受大运河的魅力。
罗老说,大运河的兴衰与历史地位,大运河的辉煌未来,尤其是大运河申遗过程中所呈现的中国特色,这些都应该逐步梳理并加以详细研究。为此,他倡议像当初建立长城学一样建立一门研究大运河的专门学科——运河学。这一倡议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共鸣与支持。
“20年前,通过我们的呼吁,长城学成为人们关注的学科。现在,与大运河相关的运河研究会也有了雏形。”罗老告诉记者,他相信运河学将比长城学的发展更为迅速。
运河研究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这是罗老强调最多的。他说,大运河“一半是天工,一半是人为”,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难解难分,这正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大运河研究及申遗工作,应该结合这样突出的特点加以开展,其目的就是通过我们的深入研究,为大运河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
谈到宁波,很早就来过宁波的罗老不吝赞誉之辞。他说,“宁波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地方。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对外开放的大港。”谈起河姆渡遗址、天一阁,罗老印象深刻,他由衷地说:“宁波的文化遗产太丰富了,我对宁波表示钦佩。”
宁波日报记者 谢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