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西周杨岙村马路村口,有间低矮瓦房,是一家夫妻打铁店。67岁老公翁回春操小锤主打,老婆翁金凤,59岁,抡起十斤大锤配合老公辅打,显得毫不费力。“铁钉——铁耙!”夫唱妇随,别的地方,这种传统的打铁店早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杨岙村口的夫妻打铁店却天天生意火红!
翁回春19岁开始学打铁,早年带过五六个学徒。俗话说,天下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由于打铁既苦又累,徒儿们都先后转行了。没人做助手,就由老婆翁金凤上场,她又做家务又抡大锤当辅手。她这一打,也有20年了。夫妻俩对民间铁器几乎样样精通,不管农业还是渔业用具,只要你叫得出,他们就打得出。
西周地处山区,又有水田旱地,西临象山港,农、林、渔生产都离不开铁器。尤其是山民用的川锄、柴刀以及家用的菜刀、剪刀,手工制品要优于机械生产的铁器。为此,方圆几十里地的群众纷至沓来,上门定做。东乡黄避岙一带,宁海大佳何区域,还有奉化群众也常常专程前来购买或定做柴刀、大刀、锄头和砍竹刀等铁件。一拔一拔,络绎不绝。此外,在此打工的河南、贵州、江西等外乡人,也画出草图,定做各类适合当地生产的铁器,每年春节返乡时,带几件回去。为此,夫妻店从正月初开张一直要忙到腊月底过年。以前,夫妻俩还耕种几亩田地,再养些畜禽。现在老了,打铁生产反而越来越红火。因而,夫妻俩不种不养,专门起早摸黑守住打铁店。
翁回春夫妇虽已进入老年,但身体硬朗。冬天打铁,夫妇俩都是一身单衫。老翁说,手工打铁,工效不高,一天能赚二三百元已经很满足了。令他们担忧的是,打铁老行当,眼下后继乏人,再过几年等到他们退役,这门传统手工技艺恐怕就要失传了。
通讯员 励明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