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今年在宁海县长街镇,出现了首个年赚百万元的种粮大户,他叫胡余贤。
规模经营是胡余贤成功的首要因素。2007年从水产养殖转行种粮以来,他承包的土地规模逐年扩大,今年承包了约2700亩耕地,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他告诉笔者,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平均亩产低于去年,只有约800公斤,2000元的毛利扣除地租和其他成本,每亩净收益在400元上下。
“论每亩收益,这在宁海的种粮大户中不算突出,但他的规模上去了。”宁海农技总站站长魏章焕称,全县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135户,但超过两千亩的,宁波市只有两户。
规模差不多,利润却差了好多。据了解,另一个两千亩级的种粮大户因为种种原因,今年只净赚20余万元。“他承包的土地比较分散,管理成本就提高了,再加上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今年赚得不多。”魏章焕认为,是管理模式拉开了两个大户的利润差距。
胡余贤承包的2700亩地分成平整连片的3片,采取了不同的作物布局,分别为“小麦—杂交水稻制种”、“冬季订单蔬菜—早稻—连作晚稻”和“春花—单季稻”,每一片由专门的生产操作组负责。“像今年早晚稻收成不好,但杂交稻制种产量特别高,利润也高,单这一块就净赚了70万元。”胡余贤表示,均匀、合理的作物布局可以有效降低“靠天吃饭”的风险。
胡余贤还设立了一个后勤保障组,统一负责物资采购调拨、机械管护、民工调配等。“这种管理模式去年就有了,”他笑着说,在他的农场里,生产全程机械化,几十人耕作上千亩地,管理模式必须与时俱进。
今年CPI大涨,但由于政策优惠和补贴项目涵盖了从种子到收购的整个粮食生产全过程,种粮大户没有受到明显冲击。据了解,宁海今年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年收入大都在5万元以上。
宁波日报见习记者 余方觉 通讯员 王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