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浙东第一古街”的东钱湖韩岭老街上,有一座由五进大墙门、一个家庵以及周围上百间屋舍组成的大宅院,这就是有名的崇德堂大夫第。
这座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古宅始建于1820年,是韩岭大族郑允益及郑元成父子两代精心营造的大宅。
在大夫第里长大的郑德志现是东钱湖中学的科学老师,去年他萌发了寻找大夫第一世祖、祖宗郑允益墓葬的愿望。前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本报记者见证了发现古墓的全过程。
中学老师 发誓寻找祖先墓葬
“算起来,我是郑允益的第六代子孙呢!”前天,40岁的郑德志告诉记者。尽管从小生活在大夫第里,但他之前一直对作为韩岭望族的郑氏家族故事毫无兴趣。
直到前几年东钱湖掀起开发热潮,从政府部门到文物贩子都开始重视韩岭,郑德志才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祖上曾经的辉煌,开始研究家族历史。
去年,韩岭的郑氏后人发起修复郑氏祠堂崇德堂,并相继在韩岭附近的深山老林里找到了宋代、明代和清代的三座祖坟。郑德志一下子觉得自己接上了隐藏于历史深处的郑氏血脉,他萌生寻找大夫第一世祖郑允益墓葬的想法,“因为找到他的墓葬,就可以增加大夫第的文化内涵和文物价值。”
一波二折 记者见证古墓发现全过程
前天上午9点半,郑德志拉上记者和东钱湖文化站文保员余学飞,来到韩岭茅岭墩水库附近的山脚下,一起寻找郑允益的墓葬,“我母亲跟我提起过,就在这座山的山坡上”。30多年前的一个清明节,郑德志的母亲毛秀英曾经随族人祭拜过郑允益墓葬。
尽管已是冬天,但山林依然茂密,一人多高的灌木丛里几乎找不到路。70多岁的堂叔郑如宝和钱师傅,带着柴刀等工具,在前面砍出一条小道,郑德志则不住地和母亲通话,求教具体方位。
“这里有座古墓!”大约走了20分钟,在前面的余师傅兴奋地喊了起来。不过,大家的热情很快消失:虽然古墓构件上的水泥表明这起码是民国时期的,而郑允益是清朝人。
一路前行,大家都被随时要钩到衣服和手的荆棘整得渐失耐心,齐声催促着郑德志下山,“肯定找不到了,说不定被拆掉了呢!”
不甘心的郑德志下山后,到几公里远的家里搬来了“救兵”——68岁的母亲毛秀英。老太太记性很好,“你们走错路了,郑允益的墓不在这个山坡上。”在她的带领下,大家再次上山。
半个多小时后,一行人看到杂草和灌木丛中冒出了一座古墓的样子,“就是这座墓了!”老太太的话让所有人都大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