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张敛 通讯员 应琪超)近日,记者从春晓滨海新城建设指挥部获悉,2010-2030年《宁波春晓滨海新城交通专项规划》定稿。该规划提出,通过干道路网系统、高密度支路网和特色慢行交通网的建设,构建一个高效、安宁、生态的滨海新城交通系统。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春晓滨海新城在城市路网里程、密度、等级结构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道路框架也逐步成形,总计完工道路25条,总长为25公里,目前,约有10公里的道路正在建设中。
2009年,区委、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作出将春晓由工业新城向宜居宜业滨海新城转型的重大决定,意味着春晓交通发展格局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完善。“原先,采用适应工业开发的‘大地块、低密度’的方格网结构,主要是考虑如何满足货运交通需求;如今,滨海新城以高端居住、商务金融、休闲旅游及绿色产业为主要功能,需更多考虑如何满足城市生活要求。”滨海新城规划建设部工作人员吴佳志说。
据了解,本次规划从完善路网结构、发展公共交通、突出特色交通、强化交通管理等四方面入手对滨海新城交通发展进行布局。记者从规划资料中看到,未来新城的对外路网系统将由高速公路、快速路构成,主要与梅山、上阳、郭巨、穿山、六横等区域形成完整的对外交通网络,并强化春晓与宁波老三区、北仑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其中,拟将大海线拓宽,经鄞州天童与宁波环城南路相连,形成一条直达宁波老三区的快速交通线,原先春晓—宁波1个多小时的路程时间将缩短至30—40分钟;内部路网则采用分区对策,西部产业区仍旧采用原先的路网建设系统,东中部城市综合区则采用“小街区、高密度”的路网建设模式,南部滨海休闲度假和高端生态居住区更注重建设景观休闲道,同时,在公交线路的设置上也更强调与慢行交通及周边景观节点的衔接。
“近几年,我们将根据本规划,结合春晓当地的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和太河路景观工程,启动绿道系统建设,形成一张往北串联北仑中心城区和九峰山景区,往南亲近大海,往东贯穿梅山、上阳、郭巨的绿道网络,打造滨海新城一张新的生态名片。”吴佳志说,该系统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组成,覆盖整个区域,在绿道沿途还将设置自行车租赁店、停车点、休息站、特色商店、公厕、垃圾桶等相关配套设施,营造绿色、宜居和人性化的休闲度假环境,到时候市民朋友及游客可通过步行、骑车等零碳低排的方式游览整个滨海新城和九峰山景区。
据悉,至规划期末,绿色交通将覆盖整个春晓滨海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