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考试时,考官不再坐在身边,整个考试过程均为语音提示,而且白天就能参加夜考。前天起,驾考科目三智能评判系统在江东滨江大道科目三考点试运行。据了解,系统在省内尚属首次使用,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从前天开始到昨天下午4点,共有38名考生参加了这样的考试,其中30人顺利拿到驾照。
监考
考试时,考官不再跟车
昨天上午10点半左右,记者跟随交警来到滨江大道科目三考点进行现场体验。
“请注意,下面开始模拟夜间考试,请按照指令进行操作……”记者一坐进一辆科目三考试车,就听到了一阵悦耳的语音提示。
这是一辆非常特殊的考试车,车内装有一套智能的评分系统。在驾驶室的左边和副驾驶室的右边,分别装了小巧的摄像头。同时,副驾驶座的前面,还放置了一个显示屏,上面显示着考试模式、考试成绩、扣分项目等。此外,车顶上也有一套摄像装置,还有一个雷达发射器。
跟以往科目三考试的最大不同,就是考官不再坐在身边跟车了,整个过程全部由语音进行提示。当考试车前方出现一条斑马线时,车内就会响起语音提示:“前方人行道,有行人正在过马路。”这时,考生就应该减速停车,让行人通过马路。记者看了看,其实前方并没有行人过马路,语音提示里所说的,原来是事先设定好的模拟场景。
工作人员介绍,该智能系统能够在考试路段的任一区域内对考生进行上车准备、变更车道、靠边停车等项目的考试。在通过路口、通过学校区域等考试项目中,该系统会根据考试车的实际位置自动识别,进行语音提示和自动评判。
据了解,该科目三考试路段是社会车辆混行路段,跟在正常路段上开车没有任何区别。考生小李说,“这下路考的时候不会太紧张了,我平时练得好好的,上次就是因为考官坐在旁边,他很严肃,我很紧张,所以才挂掉的。”
打分
打分时,机器来当主考官
整个考试用了不到8分钟。在考试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显示屏上的字体颜色呈现不断变化:绿色的是已经完成了的考试项目,紫色的是正在进行的考试项目,蓝色的是等待完成的考试项目,红色的是操作不正确的扣分项目。等到考试结束,显示屏上会显示最终的成绩。
随行的市车管所考试科副科长郑警官告诉记者,科目三考试新模式共有113项评判项目,其中自动评判的有68项,人工评判的有45项。
郑警官介绍,需要人工评判的项目包括驾驶员是否低头看挡位、开车时是否看反光镜等。这些,都能通过车内的摄像头看到,参与人工评判的考官只需在后台监控车上看看监控就可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警力支出。
而像是否系安全带、是否打了起步转向灯等考试项目,车载评判设备都能很快感应到并给出评判。同时,将评判结果通过雷达传输到后台的流动监控车,监控车再将信息传输到市车管所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综合自动评判和人工评判,将最终的成绩反馈回来,最终到达考试车显示屏上。如果合格,现场发证机关会直接发放驾驶证。
郑警官介绍:“以往的考试,都是考官来进行打分,掺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相比之下,新模式取消了自由裁量的权利,对考生而言更加公正公平。”
安全
“安全员”保证安全
目前,市内的科目一、科目二考试都已经实现了电脑评判。郑警官介绍,尽管考官不跟车了,但是为了保证考生安全,会有专门的“安全员”坐在副驾驶座上。遇到紧急情况,可帮助考生踩刹车。
这些安全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业运输单位的优秀驾驶员、学校里的优秀教员等。
目前,滨江大道的科目三考点已有20辆车安装了智能评判系统。
郑警官介绍,科目三考试新模式试运行以来,会在每天参加科目三考试的考生当中,适当抽取一部分考生来到这里参加这种新模式的考试。抽到的考生在考试前,会再进行一次培训。等到参加考试时,只要设置模拟夜考模式,在白天就可以完成考试了。
东南商报记者 张贻富 实习生 祝优优 通讯员 陆明光 周瑾 闵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