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先例可循,我们只能自己摸索。”陈俊波说,最初的时候,是利用鄞州区卫生系统自动化办公网(以下简称OA网)这一现有网络框架来运行,大大减少了成本。同时选择“分步走”的策略,先选择一家医院作为试点,在小范围内探索、研究,逐步改进。
“很多地方,都是在运用中发现问题,然后反复修改!”陈俊波说,比如一开始借用的OA网网速仅为10M,传输大数据速度偏慢。为此,采用了二级存储形式,即基层单位的检查数据,首先存储于本地电脑中,然后转发至核心数据库,卫生院调阅本单位数据时采用本地调用方式,大大提高了调阅速度。再比如患者影像资料的编号,从最开始由鄞州医学影像中心统一编号到增添各乡镇卫生院的特色化编号,以方便资料的存储和查询。
“管理权限上的设置最为复杂。要保证读片、审片的质量,就需要对全区影像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分类。什么人读片?什么人审片?都要预先在平台里进行设定。”
信息平台建立起来后,如此大规模的影像信息怎么保存?
在姜山镇卫生服务中心,朱绥将记者带到了医院的总机房。“这里面有个宝贝,价值好几百万呢!”
朱绥向记者展示的是一个类似于冰箱的大铁柜。拉开柜门,只见一个个磁盘整齐排列。
“这叫磁盘阵列柜,是专门用来存储信息平台上的影像数据的。别看它小,但每张存储能力有3072GB。医学影像中心的存储能力才大呢,有102400GB!”
诊断水平
区域性全面提高
凡事开头难。
远程影像会诊系统刚刚开始运转时,有点“乱”。负责审核的医生们说,光一个左右标记,标在什么位置的都有。
陈俊波打开远程影像会诊平台,调出了一些系统运作初期从基层卫生服务中心传输上来的影像图片。
“你看,这是病人骨盆骨折后所拍的两张片子。一张左上角标了一个‘右’,另一张右上角标了一个‘右’。这样一来,就搞不清楚了。”
“再看这张片子。病人的申请报告里写的是‘胸闷两三天’。但只是拍了其左半边,这样就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至于患者所带的项链、戒指、手镯等没有取下的情况,就更多了!
“硬件配备好,并不等于能良好运转。”陈俊波笑言,如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意义一样,这个平台要想真正有效运转,首先操作标准要规范统一。
于是,源自基层经验总结的一份《常见部位CR、DR拍片标准化操作一览表》发放到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技师的手中。密密麻麻三页纸,分头颅、胸部、腹部、脊椎、四肢五大类进行详细说明。
与此同时,影像中心的医生们严格把关。据统计,从今年1月1日到12月23日,该中心审核的50400例影像报告中,报告言语表述不规范等方面的修改率为35%,漏诊、误诊纠正率约3%。
操作规范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断水平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