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浙东书风开创者"梅调鼎墓葬原址在慈城发现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1-04 08:28:37

杂草之下曾经是书法家梅调鼎的墓葬

  被日本书法界誉为“清代王羲之”的慈城书法家梅调鼎,现在慈城黄夹岙公墓里有一座小小的墓。不过,他最初葬在哪里?一直是诸多关注浙东书风的书法爱好者及梅调鼎后人心中最大的疑惑。昨天,这一疑问终于在梅氏后人的见证下得到解答。

  村民指认:“这里就是梅调鼎墓原址”

  慈城朱春岙村上宅山山脚,两座白色墙壁的房子中间一条两边砌了石块的简陋山路转了个弯,86岁的村民史凤翔指着山路转弯处右侧一处被杂草覆盖的高地,“梅调鼎的墓,原来就在这个地方。”

  史凤翔现在是朱春岙村年纪最大的老人,年轻时曾经做过生产队长的他对梅调鼎的墓至今印象深刻,“墓是圆形的,不大,墓门大概只有4米宽,不过,梅园石的墓碑却很气派,有2米多高,1米来宽呢!”

  “我小时候还在这个位置捡到过一副老花镜,据说是梅调鼎墓里的东西呢!”边上一位64岁的任姓村民也说道,“这个墓在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没有了。”

  望着眼前的杂草,梅调鼎第五代孙女、53岁的梅女士显得有些不敢相信,“真的是这里吗?”她和爱人傅先生疾步走到路边的另一侧反复查看,“没错了,真的是这里!”梅女士指着杂草下面的水渠告诉记者,她父亲曾经在信中写道,梅调鼎的墓就在水渠上面二三十米远的山脚上。

  梅氏后人:多次寻找太公墓葬未果

  被许多学者公认为“浙东书风的开创者,对20世纪宁波书坛产生深刻的影响”的梅调鼎1906年去世后,即下葬在慈城朱春岙村上宅山山脚。

  上世纪60年代,这位书法大家的墓葬被完全毁掉。“当时太太公的遗骨,是由我姑姑和表姐两个人一起拾捡到一个木箱子里,然后在原址安葬下去的。”梅女士告诉记者。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梅调鼎书法价值被重新发现,梅女士的爱人傅先生曾多次陪同现住在江苏常州的老丈人梅志丰到朱春岙村上宅山寻找梅调鼎的墓址和墓碑,但山形地貌的改变让他们次次无果而终,“我记得小时候,太太公墓周围全是毛竹,现在都没了!”

  1992年,当地政府决定在黄夹岙公墓重修梅调鼎墓时,傅先生只得在猜测的墓址周围取了一抔土,放到墓穴中。

  书法家提议:能否在原址修建纪念亭

  “太好了,浙东书风终于找到自己的原点了!”江北区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屹华在现场有些兴奋地说道。

  陈屹华这些年一直在关注梅调鼎墓葬原址的事情。在他看来,寻找到梅调鼎墓葬原址,不仅在于还原历史真相,更在于为享誉全国的浙东书风找到一个看得见的历史地标,“梅调鼎是浙东书风的开创者,他的墓葬原址就是浙东书风的原点!”

  尽管梅调鼎当年长眠的地方如今已是两座房子中间的一处荒地,但陈屹华依然坚持建议,“能否在这个地方修建一座纪念亭,或者立一块碑,告诉所有爱好书法的人,这里曾经躺过一位书法大师。他留下的脉脉书香,我们至今受用无穷!”

  相关链接 梅调鼎

  近现代的宁波书坛,群星璀璨,名家辈出,有人将浙东书坛比喻为绵绵群山,而梅调鼎先生则是群山中的第一座山峰,是他开创了浙东书风,被日本书法界称为“清代王羲之”。

  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城人。年轻时,曾“补博士弟子员”,后来因为“书法不中程见黜,不得与省试”,使他感到又惭愧,又气愤,便从此发奋学习书法,并且绝意仕途。后来在钱庄里当司账,以布衣而终其一生。

  关于梅调鼎的书法价值,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曾有过“三百年来所无”之赞叹。著名书法篆刻家邓散木称梅调鼎“早年的字,写得既漂亮又朴素,像年轻的农村姑娘,不施脂粉,自然美好。”西泠印社已故社长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原载《东方杂志》)一文中认为:“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梅调鼎)抗衡,恐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呢!”

  宁波晚报记者 梅子满 龚国荣 通讯员 包和平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