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禁绝需要一个过程
“奥数难,小学生题目难倒研究生”,类似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
“奥数并不适合所有人,它更多的是适合初高中、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拓展学习内容,对大部分小学生而言并不适合。”数学专家都这样说。新华社的一篇文章还称,奥数仅适合5%左右智力超常的人学习,大部分孩子在诸如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牛顿问题等面前,只能“一次次被证明自己是傻瓜”,不但无益于孩子学习数学,反而会扼杀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但是家长们对此并不买账。奥数热的背后,是一双双对“名校”渴望的眼睛。国家要减负,家长却在铆劲比拼。
那么,奥数到底还是不是小升初的潜规则呢?
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家长们心目中初中名校的老师。
“从前年起,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招生政策改为推荐制和自荐制。学校把名额分配到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采用名额分配到校、小学择优推荐、宁外直接录取的办法,不再进行测试。而面向鄞州、镇海、北仑、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宁海、大榭开发区招收的80个名额也采取学生自荐、材料初审、面谈录取的办法。外国语学校一向比较注重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思维反应能力及资质潜力,而不会强调奥数,它仅仅是一种参考,不是必要条件。”宁波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孙老师说。
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黄副处长说:“奥数班是不允许办的,但市内的某些培训机构仍在悄悄地在办班招生。一些家长的观念暂时还转不过弯来,有的家长错误地认为难题就是奥数。民办学校享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奥数作为能力测试是可以的,但不允许在考试卷中出现。奥数的禁绝有它的过程,几年之后,会渐渐地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来。”
我市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学奥数热”降温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去年,是宁波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力度相当大的一年,教育部门致力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好几所学校进行了合并、扩建或新建。小学教育也正在积极推行“减负增效”,大多数学校都能做到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奥数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家长们不要出于功利心态强迫孩子学习奥数。家长应充分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一种“做不到”的心理压力下,就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很脆弱的,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这是得不偿失的。家长也不要盲目听信一些奥数班和奥数老师的鼓吹,他们不会考虑奥数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因为其背后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作怪。
奥数不等于数学。这次教育部出台的新政就是导向。
宁波晚报记者 沈莉萍
相关链接
教育部等部委近日明确规定,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开始,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应届毕业当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不超过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和高考加分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