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伯在记者的采访本上解析桥梁桥身防护安全装置的原理。
已有75岁高龄的灵桥这些年每年都要遭受奉化江上过往船舶的“撞腰”之痛。
昨天,家住白云街15弄20号、宁波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退休高级工程师68岁的杨光华老伯来到本报新闻热线室,他带来了最新申请下来的桥梁桥身安全防护装置专利证书。老伯想用自己研究的桥梁防撞新技术,保护奉化江上一座座承载了太多历史和文化的桥。
灵桥屡屡被撞 老人实地查看
1月18日,灵桥又被撞了。幸运的是,据初步检测,撞击未对桥梁主体结构造成影响,市政部门将结合计划于本月底出炉的灵桥体检报告,再制定相关的维修方案。
看了这则新闻,杨老伯就赶到了灵桥,实地查看灵桥被撞部位的受损情况。尽管从表面上看,此次撞击导致两根横梁表面油漆剥落,并有轻微变形,未对桥梁主体结构造成影响。但在他看来,这样的撞击对灵桥的健康伤害其实不小。杨老伯说:“桥的钢梁也是有寿命的,这好比人的骨头,年级大了,老骨头就经不起碰撞,桥钢梁也是如此。”
杨老伯说,奉化江的航道等级只为6级的航道,每年却承载着1000多万吨运输量,是我市最繁忙的水上运输通道之一。当桥梁被船舶碰擦或撞击时,即使船舶的航速很慢,由于船舶本身的质量较大,船舶的动量也大,因而其撞击力是巨大的。
手绘图纸 解析防护装置
为了让记者更直观了解,杨老伯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手绘了一幅图,解析桥梁桥身防护安全装置的做功原理:
在灵桥上可以应用的桥梁防护装置技术,是应用机械工程原理和力学原理,解决桥梁桥身的防护问题。在灵桥上游方向,即在宁波报社前面的江面上,设置一套机械装置,该装置向南方向呈现弓形,垂直方向呈弓形,垂直方向弓形的内高与灵桥下底弓形等高,弓形内设置防撞垫,这样垂直方向弓形的内净高等于内高减去防撞垫的厚度,即低于灵桥下底弓形高。
当船舶在涨平刚退潮从奉化江顺流而下,撞碰防护装置,卡在弓形内设置的防撞垫时,装置运动,机械作功,从而消耗船舶的动能,直止;潮水下退,船舶下退顺利地通过设置的内弓形,顺利地通过灵桥、江厦桥;装置返回原位。
老人盼奉化江上能应用
“船舶撞击桥梁的防撞工程是个世界性课题,其理论及防撞工程技术远跟不上江河湖海桥梁建设的发展。”杨老伯说。
杨老伯表示,他研究设计的桥梁桥身的安全防护装置技术,可用于海域、大江及湖泊等,用以保护防护装置内的桥梁桥身避免因船舶的撞击而受损。目前,灵桥这座饱经沧桑的桥,几乎每年都要遭遇运砂船的碰撞,运砂船从奉化顺流而下,航速大,载满砂子,具有很大的动能。经过老灵桥,一旦卡住桥洞,其破坏力是很大的。因而,在奉化江上设置桥梁桥身的防撞防护装置,是急不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