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慈溪卫山——气势雄伟的抗倭要塞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1-23 09:39:43

  主讲人 戴骅  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历史文化爱好者,已在省市报刊发表散文、随笔百余篇,多次主讲宁波历史文化。

  ①它山古迹拱形门洞

  ②它山岭牌坊

  ③镇峰塔

  ④原烽火台遗址上新建的炮台

  【三江人文讲坛·宁波历史文化遗存探幽】

  卫山在慈溪市观海卫镇老城的北部,海拔高约120米,而东西延绵却有数里。它没有奇石秀水,貌不惊人,在宁波地区上千座大大小小的山峰中,它的高度实在是难以排上前列。然而,卫山却有它独有的气势,这种气势在六七百年前就曾让从海上侵犯观海卫的凶恶倭寇望而生畏,心惊胆战。今天,鼓角声已远去,硝烟也早已散尽,然而历史留在卫山的文化遗韵还在,可以让我们时时感受到其雄伟的气势。

  守护观海卫的要塞

  卫山之北原本濒临大海,惊涛拍岸,船只为躲避风浪常来此停泊,所以人们最早称此山为浪港山。宋元之际,山上已设寨驻军,被朝廷视为浙东要塞。700多年前的明代洪武二十年,62岁的开国老将汤和受朱元璋之命代巡海防,由于观海卫在明代地处海陆之交,有“两浙屏藩,宁绍门户”之称,形势十分险要,汤和就在这里建立观海卫。这个“卫”是明代屯兵重地,驻有5000多名精兵,与宁波卫、定海卫、昌国卫合称宁波府4卫。汤和还在观海卫下设2所,东为龙山所,西为三山所,卫与所之间又设有巡检司。汤和又以浪港山为中心,在沿海山头上设置了许多烽火台,日烟夜火,以传警递信,使三北地区(慈溪、余姚、镇海三县的海滨之地)百里连营,首尾相应,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军事防线。

  浪港山是观海卫北部的制高点,站在山顶上俯瞰观海卫,城内人、物尽收眼底,自然成为守护观海卫的天然要塞。清代慈溪籍诗人冯汝霆在《过观海卫城》一诗中就有“万里鲸波簇战桅,一城控制亦雄哉”。道出了当年卫山的雄姿。

  于是,明代以来当地人习惯称浪港山为卫山,久而久之,浪港山之名反而被卫山所代替,但至今仍留有浪港山庙的地名。

  这座当时并不起眼的卫山,给后人留下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抗倭故事。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倭患极其严重,浙东形势告急,朝廷将戚继光从山东抗倭前线调任浙江宁绍台参将。戚继光赶到浙东后,将先锋营驻扎于观海卫和卫山,整顿城防,训练士兵,多次打败倭寇。嘉靖三十五年,戚继光利用浪港山玄武门,命总兵卢镗用火烧死倭寇近2000人,使来犯倭寇无一逃脱。这次战斗是当时难得的一场大捷,民间至今还有歌谣曰:“八月十六大潮汛,二千倭寇进死门;庞涓师困马陵道,诸葛火烧藤甲军。”

  它山岭上的古关隘

  现在游览卫山,有一条水泥浇筑的道路可走。行入山道,迎面可见一座高大的牌坊伫立道口,坊额上写着“它山岭”三个大字,过牌坊往上走便是它山岭。它山岭最早称矮岭,为卫山两峰之山坳,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它山岭因建它山殿得名。”

  登上它山岭,果然有一座黄墙黑瓦状的“它山古寺”,寺附近有一道古关隘整齐地横跨在两峰之间,这就是当地有名的“它山古迹”。它山古迹全部采用大块条石错缝叠砌,中间开有拱形城门,看起来十分坚固和威严。城门通道高2.9米,宽2.7米,顶部刻有一幅太极图案;城门南额书“它山古迹”,北额书“表海安澜”,字体遒劲,传达出当年观海卫民众捍卫海疆安宁的气魄。登临北望,昔日的沧海已变为沃野,北风拂面,让人浮想联翩。

  它山岭上古关隘始建于何时?至今尚未发现明确记载,从门额上所铭刻的“嘉庆岁次二年四月中浣重修”来推断,在明初建观海卫时,岭上就建有防御性的土筑工事或石墙,可能构筑比较简陋。清代初期虽然废除了卫所制,把驻防巡逻地区称汛地,立观海卫汛,但为加强海防重镇,在清代道光以前还是重视对观海卫及卫山军事设施维修的,它山古迹可能是在嘉庆二年重修镇峰塔时一起募建的。

  这道关隘在历史上是否经历过血与火的战斗,因无史料记载已不得而知,但它是古人作为防御工事而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现在,经过修整后的它山古迹使卫山更具有历史沧桑感。

  镇峰塔曾是保佑观海卫平安之物

  卫山的西侧有座镇峰塔,与它山古迹近在咫尺。古人为何要在它山岭上建塔,目前有两种版本解说,但都与风水有关。

  镇峰塔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但开始建的是木塔,到了明嘉靖年间,都督王宝江将木塔换成石塔;清代康熙年间又筑石栏护之,乾隆四十六年,塔被飓风所毁,到了嘉庆二年,石塔在众人的捐助下得以修复,后来竟成为观海卫的标志,可惜在1966年“文革”时再次被毁。对于镇峰塔,观城人一直怀有独特的情结,在塔消失近30年后的1995年,镇政府在它山岭上依原样重新建起了该塔。

  细看镇峰塔,你会觉得它有两点与众不同:一个是塔身细长,可以称作是宁波最苗条的石塔。整座塔高15米,比宁波市区的咸通塔还要高点,6面7层,由块石垒成,仿楼阁形式,第一层高为2米,面宽仅0.6米,第二层以上逐层缩小至顶端,仿佛一个身材颀长的战士守卫在它山岭上,栉风沐雨,安如磐石。另一个是塔的每面中间辟有壶门形龛,第一层刻有“南无阿弥陀佛”6个字,二层以上均雕有姿态各异的佛像,共36尊,颇具艺术价值,成为卫山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烽火台遗址上建起了仿古炮台

  明代在宁波沿海的山峰建有许多用于通讯报警的烽火台,卫山烽火台是慈溪一带的总台,各级将领来观海卫时,几乎都要亲临卫山烽火台巡视。据《嘉靖观海卫志》记载:“总台卫北一里,西至西龙尾二里,东至向头堠三里,五所(卫内分前、后、左、右、中五所)发军人十名守之。”

  卫山烽火台建在卫山之巅,四周陡峭,堆土全部采用山土夯筑,平面呈长方形,上下呈梯形,底部边长14米、宽10米,顶部边长7米、宽5米,墩高4米,墩顶有长3米、宽2.5米的燃烟灰坑,坑西侧留缺口,以利人员登高或燃烟堆薪时通风之用。这在当时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以后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废弃,现尚残存部分遗迹,供游人凭吊。

  明代在烽火台上采用“日烟夜火”的方式报警,如遇敌情,昼则由守台士兵堆柴燃烟为号,夜则烧火为号,各烽火台纷纷报警,一时烽烟四起,驻在卫、所军民见状便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历史上,观城人民抗倭、抗英、抗日等反侵略斗争的烽火大多从这里燃起,烽火台成为慈溪先民们抗击外敌入侵的见证。

  1996年10月10日,慈溪市在烽火台遗址上建成了一个占地64平方米的仿古炮台,安置有一门1000公斤重的大铁炮,炮口直指昔日倭寇来犯方向。站在炮台上极目远眺,虽然山下已看不到波涛滚滚的大海和如梭的帆船,没有了当年汤和取名“观海卫”时那种观海的感觉,但登台抚炮,仍仿佛亲临古战场……

【编辑:吕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