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农民工提前返乡。正当不少企业出现用工荒甚至被迫停工时,徐锡权却显得很淡定。
这位在宁海城关办外贸公司的企业家,近来陆续把生产车间“搬”到老家力洋镇平岩村以及附近的村庄,不仅降低用工成本、缓解了用工荒,还提高了村民收入。
村民增收订单无忧
早起天冷手发麻,35岁的叶海亚选择晚点上班。8时许,她才姗姗而至,出现在宁海县力洋镇前横村的“外贸车间”。这里,离家只有5分钟的电瓶车车程。
在这个生产出口防护背心的农村加工点里的是清一色的妇女,年轻的30来岁,年纪最大的70多岁。车间涉及缝纫、拷边、剪线头等6道工序。
“以前曾在慈溪做过衣服,现在孩子在村里读书,在家方便照顾。”叶海亚一边说,一边埋头加工防护服。刚过去的一年,她的工资收入有15000多元。当然,最大的收获是农活和家务都没有耽误。
“一些少则七八人,多则几十个人的外贸加工点在农村悄然兴起,并且迅速增加。”宁海县农办主任应校军说,工厂化整为零进村,不失为一种既能应对用工荒、又能促进农村增收的好办法。
据统计,宁海全县有富余劳动力约4.8万人,其中女性占70%以上。目前,宁海已有5000多名农村妇女在村里就近务工,分布在260多个缝纫、文具装配等加工点,人均年收入增加近2万元。
企业村庄双双得益
车间进村,不仅帮企业家解决招工难的问题,还让他们降低了用工成本。
“在城里办厂,六七十人的规模,厂房年租金22万元,员工宿舍年租金6万元,而在村里办车间,租金只要两三万元。”徐锡权说。
在力洋镇海头村,中国手套业龙头企业宁波百富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将车间从繁华的雅戈尔大道搬到了偏远乡村。“我们的产品基本采取机器自动化生产,但贴标签、包装等流程仍需大量人工。”业务经理潘丹央介绍,他们在海头村招了60多个女工,工人吃住在家,企业办食堂、租房子的成本全免了。
燕楼山村40岁的村民冯宗其,是加工点里难得见到的男工。这个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如今通过做烫工,增加了1200元的月收入。
78岁的邹菊凤老人,还能在加工点里干折叠衣服、把成品放进PVC袋的活。“在家没事做,挺孤单,这里还热闹点,大家可以聊聊天,”她每月能挣1000元左右,过年还能给孙子、孙女发个大红包。
免费培训送到村头
如何保证农村加工点的产品质量,是潘丹央关注的问题,“车间进村后,人员素质提升和品质管理亟待加强。”记者调查中也发现,在村里务工的,50%以上的妇女只有初中文化,就业技能并不高。
“农村加工点刚兴起,我们就开始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宁海县力洋镇成人学校校长王可红说,随着车间进村的兴起,学校直接把流动培训教室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里。
“通过定向培训来提升农民素质,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每个农村加工点都应该派技术人员去培训,政府通过设立服务机构来帮助农民提高操作技能,扩大用工半径”。
宁波日报宁海记者站 周武军 陈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