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新春基层行:文教街道的“阿磊大石头”很给力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1-30 07:09:36

  真实记录时代真情关爱民生——记者新春基层行

  有句宁波老话,叫做“娘舅大石头,闲话独句头”。人民调解员,就被老百姓称为“老娘舅”。近日,记者来到江北文教街道调解室,体验了一番“老娘舅”的工作。

  3个小时化解劳资纠纷

  文教街道调解室在江北区文教路上,主持人叫方国磊,老百姓说,这个调解室,“石头”多,分量重。

  早上8点多,记者来到调解室,刚坐下不一会,就有群众上门求助。进来的是8个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说,他们一共有14人,从去年11月起,在附近的一家学校工地上砌围墙。如今,活干完了,钱还少5万多元。

  方国磊随工人来到工地,见到了包工头。见到调解员,包工头挺欢迎,说不是不给钱,关键是工人没把活干好。

  方国磊仔细查看了砌好的围墙,确实有点质量问题,砖缝间的泥灰有些地方没填好,门矮了10多厘米。包工头提了两个方案,要么从工钱里扣4000元,他找人修补;要么留下5万多元的保证金,这些工人过年回来,修补完后再支付。工人们承认质量有点问题,但认为扣4000元太多,在他们看来,这些修补的活只要花五六百元。

  包工头说,过年前后工人难找,而且工地其他工程已结束,混凝土等材料要重新制作,修补起来要多花费不少。

  方国磊把包工头叫到一边,说合同太简单,有些问题没约定,包工头也有责任。随后,又找到工人代表,说质量问题确实存在,晚回去,吃住也要多花钱。在他调解下,双方很快达成协议,支付给工人的工钱中,扣了2000元,工人们很快拿到剩下的工钱,皆大欢喜。整个调解,持续了3个小时。

  代管居民20多万元存款

  中午,吃完饭,一位居民找过来了,他是来领钱的。他母亲的20多万元存款,由方国磊代管着,已经持续两年多了。

  “这事发生在2008年夏天。”方国磊说,当时有位80多岁的老太太来到调解室,说卖了自己的房子,住进了敬老院,20多万元卖房钱不想留给子女,因为他们太不孝顺了,她想把这些钱赠给自己的一位远方亲戚,他对自己很好,由他来安排自己的余生。

  “这样容易激化矛盾。”方国磊说,他当时想,不如趁此机会化解一下老人的家庭矛盾。

  他和老人的3个孩子取得联系,约他们到调解室调处母亲财产。子女们一见到老人,一个个脸露愧色。他抓住机会,把老人的子女们教育了一番。随后,老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子女们听了,很受触动,都流着泪跪拥在老人身边,承认自己的错,说只要老人高兴,做什么决定都行。

  方国磊随后把老人的那位远房亲戚约到调解室,最终促成三方达成协议,老人的20多万元存款由他代管,子女中确定一位联络人,老人要花钱,联络人拿发票到他这里报销。老人百年后,四分之一存款留给那位远房亲戚。

  于是,从2008年8月份开始,老人的存款就由方国磊代管着。

  昨天来的那位居民,正是老人的小儿子,也是联络人。他说马上要过年了,老人准备发压岁钱,要他来领钱。说到上次的调解,他至今仍很感动,说此后他们时常去看看老母亲,老母亲也很开心,浓浓的亲情又回来了。

  方国磊从事人民调解已经很多年了,说起调解经,能随口说出一二三。

  方国磊说,从2003年开始,民事纠纷开始增多。随着今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的正式实施,感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下午1点多,方国磊接到电话,一户四楼居民家中漏水,楼下3层3户人家都遭殃,争执不下,寻求调解帮助。方国磊立即出门,又走上了调解征途。

  宁波晚报记者 姜恒 通讯员 黄前潮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