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布龙传承人陈行国:半个世纪与“龙”为伴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1-30 08:13:15

完成龙头制作,陈行国在家门前试一下效果。

陈行国在制作龙身竹架。

陈行国和女儿一起在工作室研究新的工艺。

  他,宁波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他,尚田镇条宅村第五代布龙传承人。

  30多年间,他雄执龙头如鹰一般矫健的身影停留在了大江南北,

  他精心制作的形态万千的布龙“腾”出了国界,

  同时,他作为舞龙队的教练,即使他的右手仅剩一个大拇指,依然桃李满天下。

  22日,全国首批非物质遗产布龙的陈列馆在他的家乡奠基。

  他叫陈行国,一个与“龙”为伴了半个世纪的男子。

  “龙”之悦:自家的村落建起了布龙陈列馆

  不太宽敞的院落,摞着高高的细长竹片,推开朱红色的大门,金灿灿的一片,几个神态威严的龙头正“虎视眈眈”地盯着来访者。屋内几张简单的木桌,上面堆满着各种切、削用的工具刀,这个房间就是陈行国制作布龙的小作坊。

  陈行国说,这几天自己的心情特别好,因为1月22日,奉化布龙陈列馆在自己家乡奠基了,以后这儿将收藏展示奉化布龙相关的史迹、道具和古物,以及条宅布龙队在各级表演比赛中获得的各种荣誉等。

  布龙在奉化条宅村已有800多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国家制定的《全国舞龙竞赛规范》,就是以奉化条宅村9节龙的格局及套路为依据的。可见,在条宅村落成一个布龙陈列馆无疑是实至名归。

  “龙”之恋:从小在“龙味”熏陶中长大

  陈行国能成为奉化布龙的国家级传承人,这与村里的传统习俗及父亲的熏陶分不开的。

  儿时的陈行国,眼里看的、耳朵听的几乎都与龙有关。条宅村有个习俗,若遇久旱,村民们会“请龙”降雨,遇到庙会、村民造房等大事情,“龙”都会来凑个热闹。舞龙的传统习俗在这个山村已根深蒂固,因此村里大多数村民都会舞龙,哪怕到了现在,舞龙也是村民强身健体的不二选择。

  陈行国的父亲陈银康曾是村里舞龙队的高手,凡有重大的演出,父亲必定参加。上个世纪50年代,父亲与其他村民应邀到中南海参加了一次表演,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宾观看了奉化布龙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总理高兴地连连称赞,说奉化布龙可以出国了。

  在父亲的教导下,陈行国十几岁时就会舞龙,他还学会了制作布龙的技能。为了能让儿子的舞龙技艺更上一层楼,陈银康给儿子找了村里舞龙头最拿手的师傅陈世雄当老师。几年下来,陈行国的舞龙技艺提高了不少,16岁的他已成为村里有名的“龙头”。1978年,陈行国等人去杭州参加青少年舞龙大赛获得了第一名,这也让本来对龙就饶有兴趣的他,更加增添了几分依恋。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