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小村大气中透着精致,一排排农民新居周围绿树成荫,环村河道水碧鱼跃,村中道路宽敞洁净……住在完成村庄整治的镇海十七房村内,心情自然会舒畅起来。新春之际,我市新农村建设传来喜讯:全市环境整治达标村达到2411个,所有规划保留村庄均完成怡人宜居改造。为此,各级财政和社会各界在8年内投入了约200亿元。
我市农村小康实现程度已超过87%,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富裕起来的农民迫切要求改变村庄居住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工程,2003年,我市启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并建立市县领导联镇带村制度。与此同时,各地组建新农村建设顾问团、研究中心或促进会,形成社会力量多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据统计,全市参与村企结对的企业累计有5972家,累计到位资金7.8亿元。
2007年,我市提前一年完成预定5年的建设计划,并启动了新一轮的整治,从过去的“点上开花”向串点成线、连片成面转变,实现农村道路、河道净化、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五大项目联动,逐步由单纯改善村容村貌向整体区域治理转变。目前,全市农村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处理网络覆盖率在97%以上,建成了300多座生活垃圾太阳能生物处理设施,近300个村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
随着这一轮村庄整治进入尾声,我市开始筹划更高起点的“幸福美丽新家园计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成100个中心村(社区)、1000个美丽村,在推进村庄基础设施联网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的重点。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145个,创建省级森林城镇5个,创建兴林富民示范村92个、示范乡镇9个,完成千里清水河道整治1800公里。
“美丽计划”不仅改变了村庄面貌,还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不少村通过挖掘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建造外来务工人员公寓、三产用房等,为农民和村集体带来了滚滚财源。去年,全市农家乐接待游客达到905.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8%和4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61元,增长12.8%,连续7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记者罗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