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保姆甚至保安当中介
家住宁海的张先生,老母亲患癌症在李惠利医院治疗。医生说老人病情严重,很可能熬不过这几天。按老家习俗,张先生想将老人接回家去。一名专门陪护病人的保姆向他提供了电话号码,找到了一辆“黑救护车”。
知情人士透露,“黑救护车”不会坐等生意,车主除了在医院内外散发名片外,大部分生意是由院内清洁工、保姆和个别保安介绍的。车主跟他们搞好关系后,就会留下联系方式。做成一笔生意后,车主会给介绍人一定提成。记者在一家医院住院部保安手中,就看到了几张广告卡片。
患者转运安全没有保障
“黑救护车”设备简陋,存在安全隐患。一名当过“黑救护车”司机的师傅告诉记者,虽然车上也有些基本设备,但卫生根本就不达标,设备没消过毒,必备药也常没配齐。
孙先生讲述了他的一段遭遇。去年12月,他父亲在医院做心脏搭桥手术,出院时联系了一辆“黑救护车”。途中,老人感到身体不适,需要紧急输液,可随车医生找不到急救药品。事后孙先生得知,这个所谓的医生只是外地一家护校毕业的,根本没有成为急救医生的资格。
市急救中心的王医生告诉记者,有些“黑救护车”使用的是价格相对低廉的工业氧气。
市场有需求百姓有建议
“黑救护车”的存在,和我市120急救车辆短缺有一定关联。目前,我市拥有的120急救车只能满足将患者送往医院,而不少病人则希望出院或者转院时也能有救护车接送。
采访中,有市民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希望能够强制推行派车“上转制度”。目前,患者在下级医院治疗,一旦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诊,下级医院为了挽留患者,或不想担负患者转送风险,可能会以“医院无车可派”的理由拒绝。如果推行派车“上转制度”,即患者需转院时,由下级医院派车、派人往上级医院运送病人。
二是希望医院能够开展“康复患者服务车”业务。康复出院的患者,特别是做过手术者,身体较为虚弱,怕坐大巴、出租车,怎么办?用120急救车送,有“大材小用”的感觉,如果医院推出空间较大,躺坐都很舒适,且有简单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康复患者服务车”业务,就可解决这一问题。宁波晚报记者戴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