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部分代表委员与草根创业者代表谈创业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2-18 11:42:34

鄞州青年创业园区是许多草根的“梦工场”。

  嘉宾代表

  张明华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宁波市委会主委

  俞建德市政协委员、民企代表

  应金萍市政协委员、高校代表

  王静 市人大代表

  邬红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

  徐平炬宁波民建会员、民企代表

  周惠康宁波民建会员、民企代表

  张敏 企业代表

  周文革高校代表

  草根创业者代表

  叶挺、陈爱云、房旻、崔智宏、张籍

  想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想做老板的外来务工人员,想创富的平民……在他们实现梦想之前,都是一棵棵不折不扣的草根。

  草根如何才能生根发花?在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晚报民情直通车“驶进”宁波国家高新区科技大厦,邀请部分代表、委员及民建宁波市委会的企业界会员,与草根创业者代表,政府创业指导机构和高校的代表,围绕此话题激烈碰撞,期冀为城市管理部门和众多怀有“老板梦”的草根提供些许“指南”。

  政协委员:宁波的毕业生外流的多了

  草根代表:想留在宁波发展,着实不易

  应金萍:在教学中,我发现这几年宁波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创业能力在下降,创业大学生的比例也不断在下降。其次是这两年在宁波就读的外地生毕业后,流到外地的多起来,如流向温州、台州、嘉兴,去年流向衢州的也很多,有的则返乡创业。而原来办中专时,80%的学生留在宁波。这说明什么?说明目前宁波的产业结构、创业成本、生活成本等大环境,不太适合他们留下来。

  我还发现,来宁波创业的外地毕业生要比本地生多、相对成功的也多,真正的宁波人,一般不愿冒险吃苦去创业。

  周文革:目前宁波产业结构还是二产占大头,确实影响了学生创业,不少在宁波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很难留在宁波创业,比如石化、钢铁、能源等行业,一般学生想创业是很难介入的,只能进去打工。又如IT专业,据说2008年浙大软件学院毕业的硕士生和双学位学生,留在宁波就业创业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因为宁波的软件行业不够发达。

  我们不希望看到大学生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创业的项目没有和所学的专业结合。每年毕业前来学校要人的企业很多,但据我们调查,近一半学生想回家,主要原因是留在宁波成本高。

  草根创业者代表张籍:为什么许多学生在宁波读了几年书后,对这座城市熟悉了,也基本适应了,最终还是选择出去创业或就业?我认为,他们找不到“梧桐树”,或者这棵“梧桐树”实在太高贵了,不得不“外流”。现在宁波的房价这么高,不仅想创业的租不起房,就是我以前实习过的一家中型企业的部门经理也说都工作六七年了还买不起房。

  俞建德:高房价大大增加了企业引才留才的负担。现在国家三令五申打压房价,导致房子的租金上去,给打算租房创业的人增加了负担。另外,我建议把那些有代表性的宁波人创业的事迹编写成书,成功的、不成功的都写进去,免费派送到各高校供学生们看。

  民企代表:创业有很多模式途径

  代表委员:企业家一对一指导很重要

  徐平炬:1997年我在创办赛尔公司前,曾在一家国营外贸公司做过4年业务员,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来这家国营公司资金上遇到困难,我只好出来自己注册公司。

  俞建德:那个时候可能想当老板的人不多,多数人还是想进稳定点的国有企业。现在呢,从社会到高校,政府都鼓励大家创业,希望创业带动就业。我也参加过市企业家协会组织的指导学生创业讲座活动,但我觉得光激发起大家的创业热情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怎样指导他们提高创业“成活率”。

  周惠康:创业仅有激情是不够的,或者光会吃苦是不够的,需要有实战经验的导师指导。另外项目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许多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选择大于努力。

  邬红波:作为创业指导部门,我们也希望想创业的人特别是缺少经验和专长的年轻人,走“先就业再创业”的路子,在就业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再创业成功的把握会大点。

  在创业培训方面,宁波现有的市级SYB(即“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基地,可为有创业意愿的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能力培训。这些培训班毕业的学员,如果其创业项目通过了专家组认定,那么他就可以申请到不需要任何抵押和担保的小额贷款。

  张敏:我们蓝野公司,探索出内部创业模式,在推行过程中,蓝野公司不仅将创业的学生“扶上马”。同时,在信息、采购渠道、人员招聘等方面实现共享。对于在内部创业中有一定成效的大学生,鼓励其外部创业。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学生创业的资金与技术瓶颈,也大大减轻了其创业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同时,企业也是内部创业的受益者。

  王静:与其让他出去成为竞争对手,不如培养一个合作伙伴。

  周文革:在创业实践方面,现在学校和老师都感到承担不了,很希望企业家能一对一指导学生创业。

  邬红波:其实创业导师的作用很大,首先是心理上的支持,导师是个成功的企业家,这样就有了创业的榜样,比如俞总这样的企业家;其次,碰到问题可及时向导师咨询,在创业初期避免走弯路。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