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何冬 通讯员 胡维维)一年检查企业3200多家次,平均每天8家次以上,行政处罚金额较上一年增加200%。这是区环保局2010年环境执法工作的几个数据,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
作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十一五”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区GDP年均增长12.6%,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00.2万标箱,期末年用煤量比期初增加50%。“经济的发展给环境保护带来不小的压力,强化环境执法,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和整改措施落实到位至关重要。”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说。
由于以往的执法模式和执法心理被一些企业所熟悉和掌握,执法行动有时会变得被动。针对这一情况,区环保局采取“逆向执法”、“错时执法”模式,收到不错的效果。
以往执法检查都从排污企业内部查起,先了解环评批复,再看治污设施运行情况,接着检查排污口,最后再看企业周边的环境质量状况。在我区,环境执法大队打破常规,逆向执法,从窨井盖、外排口查起,逆着污水流向顺藤摸瓜,很快确定了方向,并最终找到偷排源头。去年6月,区环保局通过该方法查处了多起环境违法案件,并对其中的一家企业依法开出了58万元的罚单。
去年以来,区环保局对辖区内100多家环境敏感企业以及部分敏感区域进行了30余次“错时执法”。这种执法大多在凌晨、中午、傍晚、深夜等时段进行突击检查。对检查出的违法企业,区环保局除给予行政处罚外,还以曝光的形式要求企业公开道歉。
有机气体在线监测存在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监测准确率低等问题。2010年,区环保局选定了15家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对废气治理设施主要工艺参数实行了在线监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垃圾焚烧的燃烧温度是控制二恶英的关键指标,区环保局推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对炉膛温度实施在线监控,用极少的资金投入实现了末端气体浓度监控向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监控转变,取得了很好的监管效果。
在区环保局,重大项目监管科主要针对区域内市级以上所批新建项目实施提前和全过程监管,俗称“驻地监察”。一批专业强、业务精的监管人员被派往“驻地”,这些工作人员不仅有丰富的环保知识,还非常熟悉相应的生产工艺流程。环境执法人员从企业开始建设之时,就每天蹲守在厂方工地。污染处理设备是否安装到位、有无违法违规操作、有无私设暗管现象等都在监察人员的视线之下;一直到企业投产后,仍对其实施严密的环境监管,从源头上杜绝环境污染隐患发生。
以环境执法促减排,以减排促经济转型,这在我区近两年来的环保工作中十分突出。从2009年开始,在10个月的时间里对城区范围内的5根百米高烟囱实施了爆破,前后关停、搬迁了4家重点企业。其中两家热电厂关闭的直接效果在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24吨,减少烟尘排放1244吨,有效推动了城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目前,区环保局针对辖区内化工企业数量多、危化品运输量大等特点,又着手在环境应急预防上做起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