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镇海蛟川街道棉丰村民的幸福生活
稿源: 镇海新闻网  | 2011-02-22 12:24:02

  镇海新闻网讯(记者王日成 通讯员龚雪芬)“羡慕?没有没有,说不定我们过得比城里人还要好呢。”棉丰村村民蔡菊英连连摆手,当了大半辈子农民,她觉得现在的生活“交关好”。在蛟川街道棉丰村这块土地上,村民完成了从农民向“城里人”的华丽转身。

  蔡菊英曾做过村里的妇联主任,对村里近些年来的变化很了解,“以前跟城里是有很大差距,经济收入、生活品质、还有人的观念等等,现在,这些差距基本上都没了。”

  家门口有块高产地

  棉丰村的一天总是在村道上上班族的吵嚷声中开始,相熟的街坊邻居见面打个招呼又匆匆各自赶路。“7点半上班,不能迟到咧,要不中午休息时间聊?”在三产服务公司上班的龚幼清早已习惯企业的作息时间,这位原本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如今成了职场女性。“一个月有一千多块的工资,还给我们交了医疗等保险,挺满足的。”龚幼清说,“加上我老公收入和出租房屋的收入,比种地不知道好多少倍。”

  据了解,棉丰村现有各类企业10余家,“这些家门口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每月在两千元左右。”棉丰村党委书记胡茂钿说,随着经济发展,人流量增大,除了上班,还有不少村民瞄准商机,从事餐饮等第三产业,村民收入逐年增长,“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达两万元以上。”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拍掉裤腿上的泥巴,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原来对新生活的担忧,如今基本不复存在。虽然失去土地,但村民们有了一块“旱涝保收的高产地”。

  村里有张保障网

  城乡之别,关键之一就是城乡人口的“待遇”差别。让村民享受与市民等值的生活品质,成为棉丰村的重要任务。

  舒适的住宅楼,宽敞的道路,设施齐全的幼儿园、小学,近在眼前的医院……“什么都不缺,很方便。”一名周姓村民如是说。

  与客人聊天,棉丰村村民总会介绍村里提供的福利待遇:看病,除了有个人医保外,还有村里的医保;没有工作,村里的职业介绍所尽其所能提供岗位;生活困难的村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村里都会给予生活保障……

  碰到什么麻烦事,村民们喜欢找村里的服务中心解决。“服务中心办事效率高,真正是为我们村民服务的。”一位来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说。

  “为村民做好服务工作,是我们村班子的工作重点。”胡茂钿书记说。而村民的文化生活正是服务的一大重点,“农民变市民,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很重要。”

  “一开始村民积极性都不高,唱歌跳舞也完全不会,不过现在,”蔡菊英顿了顿,兴奋地说,“周一到周六,村里天天都有文体活动”。这些文体活动包括唱歌、体操、戏曲等等,就如同大学校园的社团一样,村民们各学所爱。“平均每次都有20个人以上来学,还参加比赛,得过奖呢。”

  心里头有种自豪感

  “以前跟城里人在一起,就感觉比人矮半截。”蔡菊英说了一个细节,“那时候去城关开会,我们接到的任务很简单,就一个计划生育,表彰也没有我们的份,城里社区的条件比我们好很多。”

  在蔡菊英的记忆里,以前城里、村里根本就是两个世界,如今这两个世界正在慢慢融合。“现在哪一样都不比城里差,低人一等的思想自然就没有了,有一种自豪感。”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