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政府主要工作
中国宁波网讯 刘奇代市长在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十一五”时期是宁波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资源要素约束的不断加剧,全市人民在中共宁波市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六大联动、六大提升”,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由2447.3亿元增加到5125.8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从38147元提高到68162元。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7亿吨增加到4.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520.8万标箱增加到1300.4万标箱,分别年均增长8.9%和20.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4891亿元增加到10867.5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39亿元。自营进出口总额由334.9亿美元增加到829亿美元,年均增长1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762.2亿元增加到1704.5亿元,年均增长17.5%。
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466.5亿元增加到117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212.4亿元增加到530.9亿元,年均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262.4亿元增加到654.2亿元,年均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由973.2亿元增加到2059.2亿元,年均增长1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8%提高到1.6%。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率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服务型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分别提高了4.8个和8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卫生机构床位数从1.8万张增加到2.6万张,每千人医生数由2.4名提高到3.1名。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61元,分别年均增长11.6%、12.8%,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15∶1。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312.2亿元,为2005年的2.2倍。市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增加到30.2平方米、56平方米。实现社保制度城乡居民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连续下降,社会和谐稳定。
刘奇指出,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克难攻坚保增长,坚定不移抓转型,全力以赴惠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
(一)坚持保稳促调,着力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展“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活动,健全企业公共服务咨询平台,实施清费减负行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年均增长25%。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实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完善城乡商贸流通设施,培育消费热点,城乡消费稳步扩大。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宁波周”为载体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自营出口额从222.3亿美元增加到519.7亿美元,年均增长18.5%。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出台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开展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发展总部经济,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会展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中国十佳会展城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出台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发展,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称号,成为中国城市信息化十佳城市。加强新兴产业基地和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培育认定产业基地38个。谋划海洋经济大平台建设,改造提升临港大工业,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产业发展迅速。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壮大新型农业主体,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增强科技人才支撑。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大自主创新扶持力度,2010年财政科技投入22.1亿元,为2005年的3.4倍。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升格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研发园区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集约式研发园,引进共建研发机构34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8项。深入实施专利、标准和品牌战略,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5.5%,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633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和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积极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加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人才总量达到90.3万人,为2005年的1.9倍。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完善节能减排措施,强化节能减排考核和问责制。实施“十大节能工程”,淘汰落后炼钢能力32.9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43万千瓦。加快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建成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22个、脱硫工程10个,燃煤电厂和热电机组全面实施脱硫。实施循环经济“十大行动计划”,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深化生态市建设,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的污染整治,强化土地资源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加强沿海防护林建设和平原绿化工作,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城镇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5%,耕地保有量23.8万公顷,亿元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增量从138.7亩下降到107亩。
(二)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财政“三农”投入累计442.7亿元,年均增长26.9%。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新增全面小康村309个、环境整治合格村1683个,建成清水河道1500公里。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新增农村公路1847公里,农民饮用水工程和乡镇连锁超市、行政村放心店实现全覆盖,实现“镇镇电气化”。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完善农村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服务网络,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107个,基本形成“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都市区建设,实施“中提升”战略,开展十大功能区块和八大系统建设,70个重大项目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71平方公里。加快余慈地区联动发展,区域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步伐加快。加强象山港区域保护和开发利用,象山港大桥开工建设,生态经济型港湾建设进展良好。大力扶持相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市财政转移支付南部三县(市)累计81.2亿元,年均增长31.1%。杭州湾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绕城高速西段、“五路四桥”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建成,栎社机场升格为国际机场,铁路宁波枢纽、城市轨道交通、杭甬客运专线等项目有序推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行“数字城管”,加快市政设施改造,中心城区整治内河143公里,新辟公交线路118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7%。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城乡教育改革发展,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83%。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实现“零”的突破。免除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段学杂费、借读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全面改善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城乡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达到人均25元以上,建成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9个,农民健康体检111万人次。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成宁波博物馆、宁波书城等一大批文化项目,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竞赛体育蓬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档案史志实现新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工作稳步推进。城市民族工作走出新路子,宗教、侨务、外事和对港澳台事务取得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