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投入2亿多元 余姚致力文保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2-24 09:47:46

  中国宁波网讯 日前,有市民反映三七市镇的一处文保点叶家湾叶氏台门有倒塌危险,余姚文化部门立即派出文保所专家赶赴现场处置保护。2005年至今,余姚各级财政和民间已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用于文物建筑的维修,先后实施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包括整体修缮、抢修加固、维修保养等)60余个,极大地改善了文物建筑的保护状况。

  2003年起,余姚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意见》、《余姚市文物保护维修专项资金补助办法》和《市文物保护工程操作办法》等,每年召开一次文物保护工程对接会议,将文保工程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的轨道。2005年至2006年,余姚相继实施了王守仁故居修缮工程、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修缮工程、黄宗羲墓地环境整治工程、关帝殿维修工程等重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总投资超过1.15亿元。2006年至今,每年平均实施的文物保护维修工程超过10项,大批文物建筑及时得到了科学修缮,恢复了原有面貌。

  目前,余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处,文物保护点83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不可移动文物登录数达1034处。这么多的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光靠文保部门是难以完成保护工作的,为此,余姚明确除了文化部门直管的文物建筑的维修工程以外,文保工程的实施主体为所属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其下属的村民委员会及文物建筑所有人、使用人,文化部门实现了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角色转换,专注于法律赋予的行业监管事务。余姚近年实施的文物保护工程90%以上是由乡镇(街道)、村委会和其他社会单元组织实施的,总体效果较好。

  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可观的历史文化元素,也促进了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王守仁故居修复后,辟为纪念馆向公众开放,已成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的修缮使梁弄又新增几处红色景点,红色旅游事业在原来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发展;近来完成修缮的许多宗祠建筑,激发了村民的归属感,丰富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一些古宅、古桥、古祠堂的修复,改变了一些人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大拆大建的想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宁波日报记者陈青 通讯员方其军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