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地不远处是一片海塘。以前村民把捕鱼作为副业,不同于外神马岛村民出海捕鱼,穿鼻岛村民主要捕岛周围的海产品,大多是撬泽(本地话音同“寨”)鱼、推缉网、抲望潮、赶弹涂等。眼前的海塘已被废弃,但据邬信根介绍,现在岛上新围起的塘河养有龙虾,一些人靠卖龙虾一年收入也挺可观。
山坡上的民房。
姐妹树见证军民鱼水情
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前进,路旁都是丛生的杂草。“这条道还是北仑区人大代表胡纪祚捐赠2万元修建的,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邬信根说。
门下村分为门下和鹰窠外两个自然村,走了一会儿就临近鹰窠湾村了。远远望去,鹰窠湾村就在一片山下,山上有一块岩石凸峭壁而出,似峭壁上的一个鸟窝,所以被叫做鹰窠岩,附近有猫头鹰和老鹰栖息,鹰窠外村因而得名。
在鹰窠湾村旁,长着一棵颇具传奇色彩的樟树。这棵树拔地而起,约两人才能合抱,长得郁郁葱葱,而最奇特的是树杆离地约20厘米处开始分叉,两个树干往上生长,形成一个树根、两个树干的形状,犹如双胞胎姐妹形影不分,因而被称为“姐妹树”。
而这棵“姐妹树”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解放前,节节败退的国民党从大陆退守后,盘踞岛屿企图负隅顽抗。挖战壕、修碉堡,国民党在大榭及其附近海岛征用人力为他们修建工事。大榭岛解放后,由于国民党的破坏,解放军面临无柴可烧的局面。在穿鼻岛上,村民获知这个消息后,就自发砍柴送给解放军,其中就包括碗口粗的这棵樟树,但解放军秉承“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用军用粮食换老百姓木柴。“这样既解决了老百姓口粮问题,又帮助了解放军,体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王时康说。后来这棵樟树竟意外地从根部长出两个树干来,似乎向后人们表达着“军民本是同根生”的寓意,这棵树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