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青海的赵阿姨宁波老话大奖赛得冠军 赢20万轿车
稿源: 宁波晚报  | 2011-03-08 07:54:01

  日前,宁波电视台举行的宁波老话大奖赛上,获得冠军的竟然是一位来自青海的老阿姨。学习宁波话15年的她,掌握了上万句宁波老话,也获得最丰厚的回报——一辆价值20万元的轿车。

  学讲宁波老话,多次得大奖

  “这辆车是我参加宁波老话比赛赢得的最大一件奖品,在此之前,最大的奖品是一台2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58岁的赵翠珍阿姨,地地道道的青海人,现在家住中央花园。她说,凭借说好宁波老话,已不止一次在宁波老话的比赛中获奖,正是这一次次的比赛,激励她学习了更多的宁波老话。

  “我参加了这次2010年度宁波老话大奖赛。在8个月的比赛中,经历了18场初赛、6场复赛,从1000余人中脱颖而出,进入只有12人参加的总决赛,并最终获得金奖。奖品是价值20万元的尼桑轿车一辆。”赵阿姨说,这次的大奖更让她体会到了宁波老话的魅力和价值。

  因“菜蕻”学起宁波老话

  “菜市场卖菜的师傅教了我第一句宁波老话。”赵阿姨说,1996年,她和老伴从青海来到宁波工作。一次,她去菜市场买菜,菜农说“菜蕻(hong)”,她听成了“真空”,就以为这蔬菜是很有来头的“太空菜”。后来和同事一说,都被同事笑话了。那次遭遇,让她觉得宁波话很有意思,加上周围的同事、朋友都是宁波人,就萌生了跟他们学习宁波话的念头。

  “200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同事在拨打电台贾军‘消闲午间’的节目,闯关宁波老话,还能赢奖品,觉得很有意思。后来,我也成了这个节目的忠实听众,经常打电话进去参与互动。久而久之,我对宁波老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赵阿姨说。

  宁波老话“词汇量”堪比英语专八

  “这些都是我学习宁波话的‘宝典’,还有很多都被同样热衷宁波老话的朋友借走了。”赵阿姨从书房里拿出一大叠的书和笔记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这些书都是有关宁波老话的,如《贾军教你学说宁波话》、《活色生香宁波话》、《宁波谚语》、《宁波谜语新编》等。记者翻看,发现了不少有趣的宁波老话,如形容一个人很懒,宁波老话就用“狗筋懒断了”形容。有一些宁波的老话很有文化底蕴。有农谚“冬雪不烊穷人做粮,春雪不烊饿断肚肠”;“秀才饿死不卖书,好汉饿死不做贼”等风趣有味充满哲理的俗话。

  “正是因为宁波老话的生动有趣,才吸引我不断学习,中途从没有想过要放弃。”赵阿姨说,从2008年退休以来,学习宁波老话更是变成了她生活的重心。现在,她的宁波老话的词汇量,已经上万了,达到英语专业八级的词汇量。

  外地人学宁波老话也不难

  “孩子们也受到我的影响,在学习宁波话。”赵阿姨说,她的行动,获得了全家人的支持,老伴和孩子都是她忠实的粉丝,每一次参加宁波老话比赛,老伴和孩子都会出现在比赛现场,举着写有“妈妈加油”、“妈妈真棒”等字样牌子为其加油。

  “宁波人说话干脆利落,不拖沓,办事情也利索,宁波老话是宁波的一种非物质文化,古汉语的研究也能从宁波方言中寻出痕迹,所以说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宁波老话进行研究,这样二者结合起来会感觉到宁波老话的文化底蕴。”赵阿姨说,现在,新宁波人越来越多,听不懂宁波老话,那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从我学习宁波话的经历,外地人学宁波老话也不难。”赵阿姨建议新宁波人也来学说宁波老话,让大家更好地融入宁波。

  宁波晚报 实习生何坷炜 记者张寅文 许天长摄

  报料人李先生手机尾号0853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