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家庭顶梁柱
——记小港江家山村外来媳妇彭友香
彭友香在喂鸡。(顾圆圆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顾圆圆 通 讯 员 张国坚 王晶)个子不高,脸圆圆的,人很和善,现年41岁的彭友香是重庆人,1991年从老家来到北仑打工,经人介绍嫁到小港江家山村一个贫困的家庭。
在江家山村村子尽头,有一幢上世纪八十年代造的两层楼房子,没有任何装修,下雨的时候还经常漏。彭友香一家五口,她、婆婆、丈夫、一双儿女,就生活在这里。彭友香的丈夫刘志红告诉记者,自己和母亲、儿子都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生活上无法完全自理。平日里,他只能看到很大的东西,小的东西根本就看不到,物体的高低也不能分辨;母亲卢亚兰也是如此,只能看到一点点的光。自然,彭友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刚嫁过来的时候,日子很苦,每天既要伺弄庄稼田,又要照顾家里其他人的饮食起居,砍柴、烧饭、割草喂猪,没日没夜地忙……然而,外人眼中的苦日子,彭友香却不以为然。她笑着说:“我在娘家就是家里老大,下面有好几个弟弟妹妹,日子过得也不容易,习惯了,就不觉得苦。”她还告诉记者,丈夫刘志红非常老实本分,人也勤快,虽然只能在农田里做点粗活,却也在尽心尽力地帮衬着,这让她很欣慰。
1993年,彭友香生了一个女儿,身体健康,这让家人非常高兴。然而,8年后儿子的出生却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儿子遗传了家族的眼疾!“孩子出生一个礼拜都没有睁眼,我就知道事情坏了。”彭友香告诉记者,当时很无助,只能看着孩子掉眼泪,孩子四个月的时候,她带着借来的一万多块钱,去上海给孩子治病,没治好,后来四处求医,也没能治好,最后只能忍痛接受这个事实。现在儿子已经11岁了,在宁波聋哑学校盲班学习。
婆婆卢亚兰告诉记者,这么些年,友香没添置过什么像样的衣服,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别人穿下来送她的,也不舍得吃点好的,看着让人很心疼。
刘家有四亩承包地,常年种蔬菜,卖菜的钱是家里最大的经济来源,彭友香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种菜卖菜上。彭友香向记者介绍,5月份时候,凌晨4点钟就要起床去田里挖土豆,一直挖到中午,有时候连午饭都没时间吃,下午还要赶去卖掉;夏天卖西瓜、冬瓜,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把孩子带上一边卖一边照顾孩子。“骑着小三轮车去卖菜,到柴桥要骑两个小时,到新碶要骑一个小时。小三轮上有五百斤蔬菜,有时候骑不动了,只能推着走,早些年还经常半夜出发去卖菜呢。”彭友香说,2007年时,自己摔了一跤,膝盖软骨受伤,休息了一会,现在骑小三轮更加使不上力气了。
记者问她,这么多年都是怎么撑过来的?她说,婆婆待我很好,老公也待我很好,女儿在重点高中读书,成绩优秀,儿子是个快乐的男孩子,我自己每天努力地工作,这样想想,所有坏的地方也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