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余姚退休教师潘嘉森自办“农家书屋”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1-03-09 11:28:42

  “我家猪病了,来找养猪的书”,“我在制作网页,想了解一些软件知识”……日前,笔者在余姚市黄家埠镇横塘村的一个农家院落,看到不少群众在看书、找书,而书架上,布满了各类报刊、书籍:《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浙江宣传》、《宁波日报》、《中国农技推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村镇集体办的图书阅览所,黄家埠镇文化站站长李洁美介绍:“这里是余姚市文化中心户潘嘉森老师的家。”

  潘嘉森已年逾古稀,右耳失聪,但乐于与人交流。12年前,他砍掉种植的葡萄树,从有限的退休工资中掏出3万元,在自家院落里自费办起老年活动室,同时,也办起了“农家书屋”。2009年,宁波市命名首批“农家书屋”50个,潘嘉森的“农家书屋”就是其中之一。

  “农家书屋”墙上挂了几十本资料簿,上面分别标注着“植棉文化”、“梅园文化”、“围涂文化”、“长寿文化”等字样,那是潘嘉森从各类期刊上剪下来的知识集锦。为了让“农家书屋”更有实用性和吸引力,他还策划了“桃梨会”,请村里的种植能手给村民传授果树嫁接技术。邻居们都说:“潘老师家呀,就是我们村里的‘开心农场’。”

  去年12月16日,《宁波日报》上刊登了“宁波市理论宣传普及活动讲座信息一览”,里面有一项内容就是潘嘉森主讲的“农家书屋读书会”,讲课地点就在他的“农家书屋”。村民朱鹏飞说:“电视上有‘百家讲坛’,咱们这个小乡村有个每周五上午举行的‘百姓论坛’,主讲人就是潘嘉森老师,最多一次来了300多个村民。”

  从2006年5月至今,乡村百姓论坛已有3000余人次听讲,不仅是村民学文化、学政治、学科技的阵地,也是谈心议事、传播文明新风的一个窗口。

  每逢节假日,在潘嘉森的“农家书屋”里,村民们还举办故事会、茶话会、小展览等活动。由于这里琴棋书碟样样都有,有空时,大家就来这里拉一曲、唱一段,还经常请邻近的健身队、表演队前来演出,节目一演往往就是两个小时,大家陶醉在自娱自乐的氛围中。

  宁波日报记者陈 青 通讯员方其军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