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图片新闻
象山:1单元就像一家人
稿源: 中国象山港  | 2011-03-09 14:40:40

  3月5日晚,丹东街道丹峰社区丹静公寓小区16号楼1单元底层厨房区传出阵阵欢笑声。原来肖家买来一条大鲤鱼委托谢家加工,谢家添置肉菜摆满一桌,隔壁沈家闻声过来凑趣,大人小孩举杯畅饮热热闹闹。他们激动而自豪地说:“我们1单元,就像一家人”。

  邻居平时好商量

  丹静小区16号楼1单元住有五户人家:一楼肖家、二楼沈家、三楼谢家、四楼史家、五楼梅家,分别来自涂茨、贤庠、东陈、爵溪等地,有的单位上班,有的企业打工,有的退休家务。新建公寓车棚相对宽敞,一楼、二楼、三楼均把厨房设在底层,厨房门对门,中有小走廊。每日三餐各家碰聚,招呼问候,渐渐熟悉亲近。

  一次,肖家夫妻要到杭州办事,儿子读书无人照顾。正在女儿家带外甥的谢家夫妇看出苗头,便主动询问并表示:小孩留下只管放心,正好与外甥作个伴。沈家女主人陈秀凤在家务事,常有邻居亲戚来访找不着人,总是热情相邀张罗饭菜,令主客十分感动。

  一有空闲,一楼肖家、二楼沈家夫妻一人拿扫把畚斗,一人提水桶揩布,从五楼沿梯打扫到底楼;五楼小俩口过意不去,一见扶梯窗台有灰尘,马上逐楼揩擦保洁。平常各家从不把杂物放在楼道上,保持整洁通畅。三楼谢家男主人爱好剪纸,女主人喜欢养花,他们自我创作纸画悬挂在梯墙上,搬来盆花安置在梯道角,整个梯道洋溢着文化、绿色氛围。

  前年街道、社区在各小区推广电子防盗门,政府补贴个人分摊。五楼梅家入住早,已在门前梯步安装了不锈钢防盗门,起先以为楼下安装与五楼不大搭界。二楼陈秀凤与五楼女主人姐妹相称,特意上门劝说。一番推心置腹,五楼主人释怀转笑欣然参与。这样,入住5年来,一门五户似同一家,互相体谅照应。

  家有喜事同分享

  二楼沈家有两位千金,这两年喜事连连。先是小女用功考上大学,邻居纷纷夸赞祝贺;接着大女出嫁,各户送红包齐帮忙。酒宴就安排在底层车棚屋,男人们采购、打扫、接待客人、拉竖宫门气球,女人们洗刷、做厨、整理嫁妆、张贴对联喜字,小孩们奔奔跳跳,看着姐姐打扮得漂漂亮亮,手上、口袋装满喜糖。客人们惊奇感叹:“办婚事大家帮,就像农村大杂院!”

  节假日聚聚餐,在1单元渐成习惯。今年春节来到,大学读书的沈家女儿放假了,广州创业的史家3口回来了,家家冰箱厨柜塞满年货。自农历十二月廿八开始,五户人家合伙开饭,每餐两桌,一直聚到正月初八,还款待过各家带来的河南、上海、宁波客人。现在事过一个多月,每当忆起当时难忘时刻,依然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他们说最热闹的要数除夕夜,谢家儿子、沈家大哥一家应邀赶来团聚,晚餐刚毕联欢开场,唱歌、跳舞、吹笛、猜谜、讲故事、拼魔方……人人拿出巧艺好戏,博得全场喝彩和掌声。沈家主人慷慨许诺:谁表演一个节目,当场奖励50元,乐得孩子们争着露一手。见此情景,颇有文学细胞的一楼女主人即兴作诗,高声朗诵:除夕酒香浓,欢歌笑盈盈,同进一个门,牵手有缘分。

  “楼长”慈爱作榜样

  在16号楼1单元,三楼谢才华、陈九玉夫妇年纪最大,是公认的楼梯长。

  谢家女婿上海谋职,女儿单位上班,夫妇俩平时带带外甥,抽空剪剪纸品。白天各户上班上学,夫妇俩也没闲着,扫扫楼梯浇浇花草;谁家邮包来、客人到,他们替着签收、招待;遇到雷雨天,就去瞧瞧那家阳台是否晒着衣被;谁家有人一两天不见,老俩口心里惦记着就去问问。久而久之,谁家出门出差,愿把小孩、钥匙托给谢家照管;谁家有烦心事大事情,也乐与两老倾吐商量。五一、中秋、国庆、圣诞节是谢家夫妇忙碌而兴奋的日子。他们早早去菜场,备些鲜菜肴,邀请邻居乐一乐。近邻胜远亲,融融一家情。在1单元,各户主人碰见谢家夫妇,总是亲切称呼“阿姆”“阿爸”,小孩开口就叫“阿公”“阿婆”。

  “要想人尊重,自身有爱心。”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谢才华深有感触道,“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把家庭邻里搞和睦了,才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特约记者 陈斌国)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