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声音
“在美国,一本教科书连续被不同学生循环使用,平均使用寿命为5-10年。今天,我国正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行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降低教科书使用成本,毫无疑问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梅珍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议案呼吁。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2009年,教育部、财政部再次作出决定,对循环使用的教科书提供35%的补充资金,这意味着国家将采取按比例冲减免费教材投入经费的方式,对这项制度进行强制性推广。
“但是,在近几年的操作实践中,教材循环推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并不受家长、学生和老师们的欢迎。”王梅珍代表说。原因何在?她分析,首先,由于教材循环使用的操作流程及标准并不明晰,导致在具体执行中十分不顺,甚至出现前后矛盾、无所适从的症状。对于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应当在印制、装帧质量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我们现在的教科书则恰恰是低成本工艺,容易损坏,和国外用于循环的教材相比,纸张克重、印装标准可以说是差距甚远。其次,教材循环使用过程中对卫生安全、存储消毒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等问题都是一个新挑战。
王梅珍代表建议,扭转这一局面首先要完善出版扶持制度。通过对教材出版单位提供优惠政策,合理补偿教材出版单位在教材研发、编写、出版以及后期培训服务等整个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出,以鼓励其改善教材质量,使教材在软件和硬件上都能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
其次要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各地方政府应制定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教科书循环使用方案和实施细则,明确循环教材的供应、推广、服务、使用、回收、消毒处理等操作程序及标准要求,统一循环教材的正文用纸、封面用纸、装订技术等印制、装帧要求及定价标准,规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教师对教科书循环使用、保管的主体责任及奖惩措施。
最后,要创新学习教学模式。试用并大力推行电子课本模式,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习惯,建立方便灵活的教材借阅保障体系,最大化减少学生对纸质课本的依赖程度。
宁波晚报记者蔡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