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刻:竹上书风流
稿源: 东南商报  | 2011-03-13 07:41:41

鄞江“十月十”庙会上展示的作品。

鄞江“十月十”庙会的非遗展示现场。

学习竹刻要有书法、绘画的功底。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39)

  竹上书风流

  一位儒雅的老人戴着厚厚的眼镜,一手拿着刻刀,聚精会神地在竹片上刻着字。甭管周遭有多少人围在他的身边好奇地观摩,他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如老僧入定一般沉静。在鄞江“十月十”庙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专区,竹刻工艺的摊位前,这位老人的作品让人感慨惊叹,而他就是传承人潘兆丰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就是那幅竹刻挂屏《兰亭集序》,曾经这幅作品引起轰动,并在宁波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现代民间艺术品博览会上展出,他还因此获得了“宁波市十大民间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那些字如此的空灵潇洒,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而潘兆丰却把这幅字的神韵用阳刻的方式在竹片上体现了出来。说起这幅作品,潘先生很是激动,他告诉记者,这幅字他当年花了近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这还不算前期准备的时间。潘兆年对于竹刻,已经不仅仅是兴趣爱好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享受美的过程。

  19岁那年,潘兆丰拜当地颇有名气的手艺人蔡修来为师,学习木匠(雕花)手艺,十几年的潜心学习让他在那个时候就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后来,他又经过几位师傅的指点,学就了木雕和骨木镶嵌的技法。但那个时候,他并没有痴迷于某种技艺,直到1998年,潘兆丰在《浙江日报》上看到关于竹刻的一则消息,于是对竹刻发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学习,逐步自学成才。没有想到,一拿起这些竹片,就再也放不下。对于中国文字的美感,他感悟着潘兆丰,并深深痴迷着。

  精细之流程 摸索中创新

  竹筒雕、竹片雕、竹根雕以及竹嵌等工艺流程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细微的不同。以竹片雕为例,它的工艺流程也十分复杂,几乎每一个步骤都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否则就影响了整件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

  首先,当然是得选材。选取大号老冬竹,锯或劈成长70公分,宽6.5公分胚子,刨去青衣。

  然后,进行防蛀处理。旧时一般用开水浸煮两天,泡去竹片里的糖分以防蛀;接下来的步骤,旧时把要刻的图案放大,粘贴在一块块的胚子上。

  做完这些工序以后,就可以着手进行阳刻,阳刻就是把字凸现在竹片上。第一步先刻出字的轮廊,要求刻出笔意,保留字的流畅、灵魂和字的神韵。第二步铲去字轮廓外的部分。这铲很讲究,要保持竹片的形状,使人看上去觉得每个字不是刻出来的,而是自然地在原有竹片上突起来的。

  最后,就是制匾、拼版面和上漆。这样,一幅完整的竹片雕作品才算完成。

  潘兆丰老先生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这样的工艺流程,每经过一次,就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摸索,更是一次改良的机会。而他频频得奖的作品就是在这一次次尝试中最终成型的。

  由于竹刻是高雅艺术,目前社会上对它了解的人不多,欣赏它的人更少,尚未形成“进入市场”的商品化局面,经济效益不高,因此没有人来学这种手艺,几乎呈现出后继无人的状况。

  2008年,竹刻技艺分别列入鄞州区级、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传承人的潘兆丰先生将与竹刻教学传承基地——咸祥镇中学合作,为竹刻培养后来人。想必,竹刻技艺不会就此没落,而会翻开属于它的崭新一页。

  高雅之艺术千年的传承

  中国人历来爱竹,竹子因其节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四季长青,故自古以来被视作高洁之物,是朴素而气质高尚的象征,为人们所喜爱,几千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和描绘的对象。

  竹刻,也称竹雕。其常用的工艺有竹筒雕、竹片雕、竹根雕以及竹嵌等,流派纷呈。竹筒雕是把毛竹按需要锯成筒形,并在筒外面刻成各种图纹;竹片雕是把毛竹劈成一片一片,在竹青的片面上刻成字体或花纹;竹根雕则是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状,雕凿成人物或器物;竹嵌则是将竹材内壁约2毫米的黄色表层竹簧,经过加工后粘贴在木器上再进行雕刻。竹刻的技法主要有圆雕、透雕、浮雕、留青、去青、深刻、浅刻等,也有阴刻和阳刻之称。

  竹刻工艺始于唐朝,盛于明朝,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品,过去都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作为摆设之用,现在已作为工艺品进入普通百姓家庭。这些工艺品过去完全靠艺人手工操作,至近代虽然锯、刨、打眼等工序,可用机械化操作,但是作品雕刻一定得凭人工。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手工艺品的制作日益精巧。于是,竹刻工艺的制作技艺也走向了成熟。唐代的手工艺人掌握了竹雕工艺中浮雕、圆雕、线雕、毛雕等丰富的技术方法。传说宋高宗时,安徽有位叫詹成的竹雕名手,技艺高超,所雕竹鸟笼“四面皆花板,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五)。詹成采用的极可能是镂空雕的技法,即透雕,已经达到了十分精妙的境界。明中晚期至清中期达到鼎盛,到清代末年则逐渐式微,至民国后几近失传。在这历史长河中,竹刻工艺无疑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和心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东南商报记者张落雁 通讯员陈素君/文 记者王鹏/摄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