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余姚市委关于制定余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余姚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今后五年引领全市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两创”总战略和“六大行动计划”,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较好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1亿元。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规模总量继续扩大,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列,并先后获得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义务教育基本实现高标准普及,教育网点布局调整成效显著;公共文化网络建设顺利推进,体育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口计划生育事业稳步发展。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平安余姚”建设全面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化率达到55%,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十大县级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对外贸易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质量渐趋优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各项改革深入推进,行政许可、招投标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污水收集、饮用水源保护等环境工程顺利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进一步强化,循环经济试点及示范单位建设成效显著,顺利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市。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但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孕育重大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望成为突破口,全球要素流动速度加快,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整体转移的趋势明显,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等全球治理问题更为凸显,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转型升级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对外向度极高的余姚经济发展,既带来了调结构、促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也带来了保增长、求变革的普遍性挑战。
从国内环境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立足扩大内需成为根本政策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培育,经济发展动力、活力充足。长三角区域规划深入实施,各地国家战略、各类先行试点相继推进,区域竞争格局更加激烈多变。这对区位条件极好的余姚,既带来了转型发展、提升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带来了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的重大压力。
从区域环境看,浙江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主线,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十二五”时期将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期。“大桥经济”效应逐步显现,宁波都市区规划深入实施。这对发展基础较好的余姚,既带来了接轨大上海、融入都市区的难得契机,也带来了要素大集聚、功能大提升的更高要求。
(三)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并进,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并重,坚持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并行,坚持“富民”与“强市”并举,深入实施工业振兴、产业提升、需求拉动、城市再造、区块联动、民生关爱行动计划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着力打造综合实力雄厚、创新活力迸发、人文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生活富裕安康的幸福城市和现代化中等城市。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把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突出主线。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先进制造业集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市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把新型城市化作为发展的主导战略。顺应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趋势,坚持把城市化主导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城市副中心、片区组团、中心镇和一般镇发展,健全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城乡一体、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和创新型城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体系,联动推进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战略,实现“余姚制造”向“余姚创造”转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投融资等领域的改革,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再创体制机制发展新优势。
——把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资源能源集约利用,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构筑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重视促进就业工作,更加重视发展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缩小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幸福城市,把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具体目标:
——抓住根本,在建设实力余姚上跃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总量再造一个余姚。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争取突破1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争取突破1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争取达到40%以上,城市化率争取达到65%,“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争取突破1500亿元。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南部山区加快发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综合实力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
——激发活力,在建设创新余姚上实现新突破。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创新主体快速成长,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到2015年,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起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增创优势,在建设生态余姚上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区域生态优势进一步凸现,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发挥特色,在建设人文余姚上展示新面貌。人文优势进一步发挥,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为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文化创意等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强化保障,在建设和谐余姚上迈出新步伐。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市域公共设施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人民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新型社会管理机制基本确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努力使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到2015年,全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3%、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000元、23700元。
二、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举,以打造集群化大产业、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培育龙头型大企业、建设专业性大市场为重点,整合提升拓展产业集聚平台,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形成“一核一带三区”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具有余姚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坚持产业间与产业内“双调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双提升”。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塑料城、裘皮城、有色金属材料城等为重点,突出市场集群发展,推进实体与虚拟市场同步发展、会展与电子商务协同提升,着力打造以塑料城为核心的中国塑料产业交易中心;加快物流功能区建设,优化提升物流服务功能,培育发展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市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度挖掘“山、水、城”资源,突出红色、文化、生态特色,打响“河姆渡文化”、“名人故里”、“四明山水”旅游品牌,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和新兴旅游休闲目的地。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引进知名品牌,积极培育商贸龙头企业,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商贸集聚和能级提升。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扎实做好金融机构培育和引进工作。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推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培育广播影视、文化休闲等娱乐产业,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医疗健身、养老托幼等社区服务业。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围绕打造杭州湾南翼先进特色制造业集聚区,深入实施“产业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的融合发展,改造提升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纺织化纤等传统产业。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和上市公司梯度培育等计划,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关联度大、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带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坚持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强研发、检测、信息、培训等配套服务,促进块状经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打造特色区域品牌,推进家电、模具、电动工具、灯具、水暖及消防器材等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
3.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以粮食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确保粮食种植规模稳定、生产能力提高。深入实施高效农业“万元亩值”和“315”示范工程,完善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积极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加工物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榨菜、杨梅和茶叶等主导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进程,促进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合作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方式进行联合重组,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成长计划”,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低碳生态为取向,加快新兴产业园建设,加快培育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形成若干个在全省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
1.新装备产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强与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对接,加大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力度。重点发展自动化控制设备、高速精密数控机床、高精度塑料成型机、节能型电力设备、数字化医学专用设备、大型精密塑料模具、高性能场馆专用设备、环保设备等产品。
2.新材料产业。围绕建设“中国改性工程塑料之都”目标,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大力发展面向先进装备的复合、纳米、智能等材料,提升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特种材料的发展水平,重点加快发展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新光源材料、半导体新材料。
3.新能源与节能产业。准确把握全球新能源开发利用趋势和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方向,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及系统,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节能环保服务,突出发展风电装备、光伏产品,重点支持照明节能技术应用、新能源电池、太阳能光热利用和地热利用等项目。
4.电子信息产业。抓住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起步发展,信息产业升级换代和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引导与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储备,加强与国内外领先电子信息企业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微电子及其基础件、高分辨率数字摄录产品、视频监控产品、高性能传感器件、嵌入式软件等产品。
(三)着力优化产业发展平台
按照转型发展新高地的定位,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开发(园)区的扩容升级和资源整合,构筑新平台、拓展新空间,着力打造若干个在全省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1.构筑服务业发展平台。顺应服务业发展融合化、集聚化、网络化趋势,积极构筑服务业发展平台,努力打造城北等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河姆渡国际广场、时代广场、梨洲广场、四明广场、余慈高铁核心商务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商业街区,着力构建“1346”商贸空间布局。推进姚北、城北、城西、姚东、姚南物流业功能区建设,初步形成“一主四副”现代物流业发展格局。按照“一心两轴四区”的布局,推进高铁站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设,构建龙泉山、四明山、环牟山湖、姚江四大旅游功能区。
2.提升拓展工业发展平台。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主平台,空间拓展与资源整合并举,促进工业集聚平台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开发区的扩容升级,推进滨海产业园、城西工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外向型、科技型、节能环保型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余姚工业园区向西、向南拓展,按照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重点推进“商业居住、新型工业”两大板块建设。
3.优化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按照规模经营、特色彰显的要求,引导现代农业基地化发展,着力构建“一圈四带二区多点”农业空间格局。“一圈”即在中心城区周边的都市农业;“四带”即姚东、山区、姚西、姚北等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带;“二区”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区;“多点”即在全市建成30个左右的高效农业示范点。
(四)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发展
适应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外资利用质量,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化区域协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以合作促发展、促融合,推进余姚从开放大市向开放强市转变。
1.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品牌兴贸”战略,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扩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品牌产品的出口比重,重点推动智能化家用电器等产品出口,推动外贸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深度开发欧美等成熟市场,加大力度开拓中西非、中南美洲等新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大力培育外贸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延长增值链条,打造优势产业链和出口企业群。
2.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能延长提升产业链或产业链缺失项目,引进一批世界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引进研发、物流和服务外包,争取在总部经济、房地产、教育、旅游等领域有所突破。探索和创新招商方式,开展代理招商、网上招商,突出区块招商、产业招商和新兴城市综合体招商。推进外资并购的引资方式,引进风险投资和战略资金,推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力争新增上市公司3家以上。
3.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境外资源,重点选择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争取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有所突破。鼓励企业在境外投资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鼓励企业收购兼并境外有品牌、有市场、有技术的优质企业,增强海外市场开拓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境外投资企业,推动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逐步形成资源开发、研发中心、境外收购、工程承包、境外公司和办事处的多元投资格局。
4.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主动接受以上海为中心都市圈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辐射,以错位发展思路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的分工协作。以加快融入宁波经济都市圈为目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推进余慈统筹发展,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有效对接。积极响应皖江城市带、海西经济区等开发战略,深入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在深化区域合作与交流中探索多赢发展模式。
三、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围绕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基础设施规划,引导人口、产业向城镇集聚,提升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形成“一主两副三组团”的城镇格局,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市域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转型。
(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按照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加强开发、生态经济区点状开发、生态保护区控制开发的理念,引导国土空间的有序开发,推进形成“南闲、中城、北工”的主体功能区。
1.提升优化开发区综合功能。中心城区和省级中心镇集镇区是余姚人口密度较大、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区域,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序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推进综合服务、商务会展、文体科教、生活居住等功能区块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通过要素集中、资源集约、功能集成,构筑集聚、高效的城镇功能区,成为带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2.加快重点开发区集聚发展。余姚经济开发区、余姚工业园区和重点工业功能区是经济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要以建设区中园、园中园等特色产业园为载体,主动承接国内外先进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强产业集聚和设施配套,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宁波乃至长三角重要的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
3.引导生态经济区适度开发。农业产业功能区、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区、四明山水生态旅游区是生态比较敏感的区域,在保障市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适宜性产业,严格控制区域开发强度。突出资源保护、生态涵养功能,继续实施下山移民工程,引导山区、库区人口内聚外迁,推进退耕还林和村落的生态修复,加强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4.加大生态保护区管护力度。风景名胜区、湿地、文化遗址保护地、水土涵养区和基本农田是禁止开发的区域,要加强空间管制,严禁开发、严控建设、严加管理,加大修复保护力度,努力保持自然和人文的原始风貌。
(二)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按照“东顺、南优、西拓、北连、中聚”的发展策略,积极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营造城市的山水特色和文化魅力。
1.优化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坚持空间扩容与整合并举,推进形成“三轴三心五片”的空间格局。强力打造“三轴”:即沿新建路和南雷路城市南北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轴,城区西部的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轴,以姚江水系和自然山体为重点的沿江生活休闲轴。全力集聚“三心”:即改造提升老城商贸文化中心,加快推进以高铁新城和城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为重点的城北商务中心,以丰山、华家山、牛头山等自然山体为基础的城市生态绿心。着力重构“五片”:即形成组织合理有效的城中片、城北片、城南片、城西片、生态片等城市重点功能区块。
2.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推进城市核心区、西南组团、城东新城、高铁新城开发,加快南雷路两侧商务楼群、时代广场、河姆渡国际广场、梨洲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建设一批对余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功能型城市综合体,着力塑造城市新亮点、新座标。不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扎实推进城区环线、南北纵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供气和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杭甬客专余慈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和市图书馆、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等一批重大功能设施,着力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
3.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商业区块、历史街区、市政设施、城中村等改造工程,促进城市业态、文化景观、功能设施、人居环境的有机更新。加快建城区“退二进三”步伐,重点推进子陵路北侧、凤山后埭等重点区块的综合开发,促进城市产业更新和商业能级提升。推进道路、管网、绿化等市政设施改造,带动城区低洼地段和背街小巷等整体改造。坚持成片改造与有机整治相结合,着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老小区整治。
4.全面营造城市特色。继续实施城市“显山露水”工程,美化山体景观,净化水体环境,构筑“八山六水”的城市生态景观。依托城区的自然山体,推进黄山、玉皇山公园等工程建设,营造城中有山、山中有景的城市特色,突显城市“秀气”。努力借水生景,实施“五江十岸”工程,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独特城市风貌,彰显城市“灵气”。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人文基因,注重风貌保护与功能改造的有机统一,推进府前路等历史街区改造,倾力打造“山水文化魅力四溢”之城。
(三)加快城镇化步伐
按照加快城镇化步伐要求和建设省级小城市标准,加大泗门、朗霞-低塘等城市副中心和梁弄、马渚、陆埠等省级中心镇以及特色风情小镇培育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片区组团和重点区域发展,着力打造城镇化大平台,促进城市副中心、中心镇、城镇组团与中心城区的联动发展。
1.推进泗门卫星城发展。围绕建设宁波都市圈卫星城市的目标,以“全域泗门”的理念,构建“一心二区四片”的空间格局,重点推进泗门镇区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南部中心城镇区和北部经济发展区,加快建设小路下-湖北、谢家路、万圣、东蒲四个农村社区。积极引进一批新型业态和重大产业项目,全力建设工业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核心区块改造和新城景观建设,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完善城镇功能,力争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辐射有力、工贸发达的宁波西部门户城市和省级小城市。
2.推进朗霞—低塘城市副中心发展。围绕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按照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朗霞、低塘以及余姚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强化新城商务会展、文体科教、生活居住等功能,开发建设现代商贸区和居住区,有效实施与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对接工程,加快推进开放创新、和谐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建设。
3.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大力推进梁弄、马渚、陆埠等省级中心镇建设,加快构建特色化发展平台,有效发挥中心镇集聚人口、联动城乡的枢纽作用。梁弄突出传统风格,加强历史文化景点和商业设施建设;马渚立足渚山文化,加强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商业配套;陆埠发挥工贸和山水特色,加强水暖汽配、休闲度假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扩权强镇改革步伐,建立要素流动、集聚机制,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设施,有效带动其他乡镇和广大农村发展,努力成为省内先行先试、富有活力的改革创新典范。按照“宜居、宜业、宜游、宜文”要求,推进一批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建设。
4.推进片区组团发展。按照城镇组团化发展的思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突出特色,推进姚东片、四明山、环牟山湖等片区联动发展。积极探索片区多元主体利益均衡、补偿和增进的协调方式,通过建立形成企业跨区域转移的财税收入共享机制、土地指标跨区域调剂的补偿机制和产业跨区域整合的共管共享机制,促进片区内空间有序开发、产业统筹布局、资源优化配置、设施联建共享。突出片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强化各特色镇的错位发展,充分发挥重点区块、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逐渐形成片区中心集聚强、主体功能明、整体协调好的片区组团发展格局。
(四)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培育中心村和农房改造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水平,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和就业创业,不断加快城乡融合步伐,努力构建“幸福美丽新农村”。
1.全面实施中心村培育工程。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搬迁高山村、保护文化村、改造城中村的思路,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体系。强化村庄建设空间管制,积极探索跨区域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引导自然村及周边行政村人口有序向中心村集中居住。大力培育建设中心村,促进中心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口集聚力、公共服务辐射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明显增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2.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要求,深入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农村。整合农村路网、农民饮用水等工程资源,结合生态村、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村连线成片整治,着力改善村庄环境。坚持分类分层、分步实施原则,根据不同的自然、经济、人文等条件,科学描绘乡村蓝图,精心打造乡村美景,加快改建农村住房,持续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3.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合理规划布局农村社区,积极推进集管理、教育、服务、活动等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农村社区建设行政村全覆盖。推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基层管理新模式,着力构建层级分明、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联动、横向到户、纵向到人的农村基层管理服务新体系。
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以列入省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市为契机,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常态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培育发展生态文化,力争把余姚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先行区。
(一)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加快推进“绿色余姚”建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污染减排,推进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双轮驱动、设施建设与管理创新双管齐下,以空气、水、噪声等为重点,统筹推进平原与山区、城市与农村的环境整治与建设,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全面落实综合减排措施,切实做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粉尘、烟尘、总磷、总氮等污染物减排,严格控制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有效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大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力度,重点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日常监管。进一步完善企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大力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技术,扶持发展一批工艺先进、效益好的清洁生产项目。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实施“清风蓝天”工程,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对化工、建材、废塑料造粒等重点行业和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废气专项整治力度,做好宁波科环建材搬迁规划前期工作;广泛开展城区锅炉、餐饮油烟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焚烧等综合治理,严格实施机动车尾气环保强制检测和分类标准管理,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严格实施建筑施工规范,控制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污染,不断改善空气质量。
3.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实施“清水绿地”工程,推进姚西北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地的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生态河道建设,实施食禄桥江等河道综合整治,开展新一轮河道疏浚工程,有效改善和保护河道自然生态功能。加强沿杭州湾区域的滩涂资源保护,禁止污染物直接排放,进一步优化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积极开展山区、半山区乡镇及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促进城乡水环境全面改善。加强对四明山区森林资源、姚江两岸湿地、姚西北沿海防护林、沿杭州湾区域滩涂等生态屏障的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公益林。
4.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绿色余姚”建设,大力开展城区绿化和平原绿色工程。积极实施“清洁城乡”工程,以老小区、城中村、菜市场为重点,深入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充分发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作用,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目标。创新城乡卫生保洁体制,实行卫生保洁属地化管理。大力推进施工噪声污染整治,严格控制交通、建筑施工、娱乐餐饮等噪声,强化禁鸣区管理,建设噪声达标区。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绿色认证、绿色营销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1.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以生态的理念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产业项目,加快淘汰不锈钢熔炼、粘土砖瓦窑等高能耗行业以及小印染、小电镀、小酸洗等落后产能,推进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加快开发绿色环保产品。积极引进、研发、推广绿色、低碳制造技术,促进在研发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环节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生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水平。
2.加快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培育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循环经济。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发展有机农业、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以及生态修复;推进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鼓励电镀、印染、化纤等主要耗水耗能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倡导环境友好型技术的使用和创新,完善资源利用的内循环系统,积极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的生态化改造;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建设。
3.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加强太阳能利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力度,推进工业锅炉和服务业太阳能改造工程,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积极实施绿色智能照明工程,大力推广节能灯、LED照明灯。按照规模化、集群化的思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加大发展节能装备制造、太阳能集热与光伏、风电设备、半导体照明等产业。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积极培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场。
(三)加快培育生态文化
围绕建设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加快培育与繁荣生态文化,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1.营造低碳发展氛围。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知识普及活动,强化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理念,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素质。加快建设若干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编写余姚生态环保教育地方课程,开展“绿色小卫士”等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等载体,积极开展纪念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形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2.推行低碳生活方式。鼓励与引导公众、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行动,广泛使用节能型家电和节水型设备。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绿色出行,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机动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购买节能、环保标志产品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自觉抵制“白色污染”。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公众参与植树造林等生态公益活动。
3.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创建活动,着力推进生态乡镇和森林城镇、生态村和森林村庄建设,全面推动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组织协助、公众参与的生态文明创建模式。
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改善民生、保障民权为核心,扩大社会就业,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发展,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城乡新老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扩大社会就业
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市场主导、政府推进、自主创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强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使城乡居民业有其岗、劳有其酬。
1.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建创业型城市为抓手,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改善结构与扩大规模并举,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深入实施促进就业制度,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人群创业。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非全日制、季节性就业、临时就业等多种就业形式,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灵活就业。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创业问题,切实提高新老余姚人融合度。
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市场、网点和窗口联动的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实施覆盖各类失业人员的失业登记制度。完善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育制度,重点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就业岗位的动态监测,建立健全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
3.加强劳动就业保障。深入实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加强劳动保障行政监察,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力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完善城乡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的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围绕创建教育名城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高标准普及15年基础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现代化。
1.基础教育创优。将幼儿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实施幼教事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0-6岁幼托协同发展框架。扶持农村义务教育,逐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校长教师轮岗、送教下乡等活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创建优质高中为契机,引导普通高中创新办学理念、规范学校管理。推进一批教育重点工程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事业,促进基础教育网点优化布局。
2.职业教育创牌。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模式,办好宁波市职业技术学院阳明分院。深入实施“一校一品”建设工程,做优做强职技校机械模具、五职校工艺美术等优势专业。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加快一批实践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二职校现代农业实验园、四职校计算机网络、职教中心汽修专业实习工场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拓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
3.教育管理创新。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实施“学校发展共同体”管理体制,采用“城镇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小学+初中”等校际合作方式,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三)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坚持健康为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1.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新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兰江医院等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工程,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加强市内外医疗机构合作,不断完善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制订实施中长期卫生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3.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全面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大力推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
4.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推进乡镇(街道)体育健身中心、行政村球场、自然村健身路径(点)全覆盖,大力推进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资源共享。重视竞技体育发展,积极举办重大体育赛事。加强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设,积极保护挖掘传承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全力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原则,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推进老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1.健全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类社会保险制度,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加快推进农民养老保障和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轨,逐步实现各项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推进各类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衔接。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积极稳妥地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2.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整合各类社会救助资源,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和价格补贴机制,着力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加快推进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引入社会参与新模式,拓宽社会帮困和社会救助渠道,鼓励居民互助和社会帮扶,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构建社会福利、人道救助和慈善帮扶体系,发展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助医、助房、助学、助困”力度。
3.推进老年人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农村“五保”、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制度,加快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各类养老机构协调发展、多种养老方式相互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老年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全面提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水平。
4.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救助机制、社会保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和贫困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制度。推进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和教育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助残服务。加快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六、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建设,重视加强余姚影响力研究,不断增强区域发展软实力,为余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一)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动实施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品牌战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1.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合科技、人才、产业等财政专项资金,采用资助、贴息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初创期科技项目、企业研发投入、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和创业种子资金,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机制,拓宽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引导企业通过委托研究、共同开发、有偿使用、共建研发中心等途径,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支持企业到人才密集城市或国外设立和收购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业中心为龙头的科技孵化器和以塑料研究院为核心的塑料加工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灯具和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工业自动化研发中心、注塑模具CAE技术公共服务、浙江大学余姚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作用,着力引进与产业对接的创新机构以及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培育和发展一批行业性的区域创新服务机构。以余姚科技信息网为基础平台,整合科技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资源,充分利用宁波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和省网上技术市场,更大程度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网络信息共享。
3.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区)和省知识产权示范市为载体,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完善知识产权的代理、交易、信息、法律等服务。加大知识产权服务和保护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相结合。联动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品牌创建、品牌控制与品牌运作,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二)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坚持把人才作为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贯彻落实“1+10”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1.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实施精英人才引进工程,创新各类引才引智平台,发挥市外姚籍爱乡人士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渠道引进创新型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体、优秀海外创业创新人才和各类高层次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以科创中心为重点的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实践基地、国家级研究生创业基地、留学生创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项目落户。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鼓励企业利用资金和产业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柔性引进工作。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围绕紧缺实用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企业经营人才“321”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工程,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基地和成长环境建设,加快培养一批适合余姚转型发展需要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复合型中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新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优化外来务工人员的结构,加强城乡劳动力培训,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培育发展人才中介市场,完善人才就业服务网络,畅通人才公共信息发布渠道,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完善人才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建立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积极探索期股、期权等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七、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立足区域特色文化,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城乡文明建设,培育提升公民素质,努力把余姚建设成为历史底蕴深厚、时代特征鲜明、地方特色浓郁、影响力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强市。
(一)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
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宗旨,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反映具有余姚人文特色的文化广场和城市雕塑,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巩固“东海明珠”、“111文化”、“文化燎原”等工程创建成果,启动实施“阳光文化”工程和“杜鹃花”优秀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大力推进文化强市、文化强镇(乡、街道)建设,进一步完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培育一批文化示范乡镇(街道)、文化示范村(社区)和文化示范单位(企业)。
2.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积极引入市场化理念,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采取政府采购、补贴等方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深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范围,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众、新余姚人、残疾人和老年人等群体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3.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做强做大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大力弘扬河姆渡历史文化。办好四明山电影节、村落文化艺术节和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广场、镇村、社区、企业、校园、家庭文化建设,加大民间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地域特色文化,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镇多品”的特色文化品牌格局。积极开展“千场电影百场戏剧”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公共图书“一卡通”工程,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开发
大力挖掘余姚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深入研究历史文化遗产,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响“河姆渡文化”品牌。
1.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开展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余姚博物馆争创国家一、二级博物馆活动,努力提升文化遗产的品级。积极开展府前路、武胜门路等历史街区和自然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整治,扎实推进胡公岩摩崖石刻等重点文物单位的修复保护工程,加强对河姆渡史前文化遗址、浙东历史文化名人遗存的整合开发,切实保护金冠村、柿林村等古村落的历史风貌。不断丰富四明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文化和精神内涵,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2.加强历史文化研究利用。围绕严子陵、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历史名人,深入推进历史文化精品研究,继续推进姚江文化丛书、历史文化名人研讨文集等编纂出版工程。拓展文博单位功能,建立完善博物馆、纪念馆等信息共享平台,积极创建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依托余姚博物馆创建市民历史文化讲坛,依托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设好大中学生史前文化体验基地。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姚剧、木偶摔跤和犴舞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地建设以及传承人培育,促进历史文脉不断延续。加大对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舞蹈类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扶持一批有影响力的传统手工技艺作坊和传承基地。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争取有1-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重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机制。
(三)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
通过改革创新和文化创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文化品牌、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
1.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现代传媒、娱乐休闲、文化旅游、数字动漫、创意策划、会展广告等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倡导文化产业自主创新,积极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高新技术,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的融合,通过创意将丰富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创意资源,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文化创意产品;大力培育文化龙头企业,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和企业集聚发展。
2.打造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以发展壮大影视设备、体育健身设备、包装印刷等优势文化产业为目标,引进和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带动性好的文化龙头企业,研究和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项目,培育和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扶持原创性作品和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着力打造一批代表余姚形象、具有地域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戏剧、音乐、舞蹈等文艺精品,推出若干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
3.积极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激发活力、改善服务为导向,深入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经营主体。加强资本、产权、人才、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积极推进网吧、非法报刊和境外卫视传播等专项整治,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工作机制。
(四)加强文明素质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提升公民素质活动载体,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余姚精神宣传活动,着力提升人的精神素质,不断提高“文献名邦、文明余姚”的凝聚力和美誉度。
1.大力弘扬余姚精神。以植根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凸显个性为原则,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丰富“崇文崇德、开明开放、创新创优”的余姚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余姚精神构建精神家园,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和市民精神境界。
2.加强公民素质培育。积极开展“感动余姚”新闻人物和“创新余姚”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塑造鲜明的时代典型形象,凝聚共建共享富裕和谐新余姚的精神动力。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和法制宣传日等活动,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培育和提升现代公民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努力塑造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心理,推进形成积极乐观、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3.提高文明创建水平。巩固和深化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村、镇)”、“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各级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向农村社区的延伸。以“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大力开展以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讲法制和改陋习为主要内容的“四讲一改”以及“双建设、双整治”活动,深入推进农村“庭院整治”,夯实文明村镇创建基础。持续推进“双百共建”活动,促进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八、增强基础设施体系支撑
按照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加快推进现代交通、市政设施、减灾防灾、信息网络等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加快发展现代交通体系
顺应“外联内通”网络化要求,以构建“十纵十横”的市域干线公路网为重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对外快速通道,完善对内交通干线,建立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1.完善对外交通网络连接。推进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港站、站场枢纽建设,构筑现代化、立体化的对外交通综合网络体系。积极推进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余姚大道、梁周线拓宽改造等一批主骨架公路建设,加快形成与杭甬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快速对接的“外联”公路通道。完成余慈客运站场和公路运输站场系统建设,推进杭甬客运专线以及东港区、西港区码头等设施建设,切实增强站场、铁路、水运等服务功能,完善对外交通综合网络体系。
2.加快市域交通规划建设。完善干线公路网络体系,加强市区和中心城镇、中心城镇和其它城镇间的交通联系,构筑平原乡镇之间“半小时交通圈”。大力推进余梁公路北延、杭甬高速至宁波沿海北线余姚连接线、陆丈线、梁周线拓宽改造等干线公路工程,加快县乡道以及中心城、镇、村联网公路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建设。注重四明山区道路技术等级的提升,加快推进浒溪线改造工程建设,着力推进荷梁线、黎白线、陆上线等道路的改扩建工程。
3.推进城市道路改造提升。以城市环线为重点,加快推进东环南路、南环东路、中山南路建设,构建城市外环线,疏解过境交通。重点推进中山北路、开丰路、三凤路、舜水北路等南北纵线道路工程,以及黄山路、世南东路、金山路、文山路、舜宇路等东西横线道路工程,逐步完善道路网络,提高城市交通能力。加大公共停车场(位)的规划建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停车场(位)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问题。
4.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策略,加快推进公交站场、线路的布局优化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公交竞争力。 以杭甬客运专线余慈枢纽中心建设为契机,设置集城区公交、城乡公交、中短途快速班线为一体的汽车中心站,实现乡镇与城区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以及与长短途快速班线和高速铁路之间的零距离换乘;以城区现有公交线网为基础,通过新设汽车中心站到中心镇的城乡干线公交,努力构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网络。
(二)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加强城乡供水、排水设施建设,着力推进电力、天然气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
1.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制水设施和供水管网建设,增强城乡供水能力、提高水质标准。重点实施城东水厂二期工程,配套建设城东水厂管网工程,实施区域高层二次供水改造,保障中心城区供水。新建姚北水厂,同步建设配套原水、配水管道,增强姚西北制水供水能力。新建姚东水厂,改善供水管网。配套建设再生水厂供水管道,扩大再生水供应范围,切实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2.加强排水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城区污水收集干管网络,扩大城区污水管网覆盖面,推进居住小区、工厂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继续推进乡镇(街道)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乡镇(街道)污水收集处理率。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扩大污水收集范围。
3.加强能源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区域电网布局,积极推进一批输变电工程建设,继续鼓励山区小水电发展,提高电力保障能力,重点推进武胜变、屯山变等220KV变电所和城隍变、平桥变等110KV变电所建设。完善主城区天然气中压管道环网,推进天然气市域高压管线和姚西北等重点区域管网建设,逐步完善中心城市周边城镇天然气管网,构筑城乡一体化天然气管网。
(三)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原则,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消防事业发展,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努力构筑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
1.加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加强洪涝治理,积极推进姚江干流防洪整治、食禄桥江整治等防洪治理工程,深入实施千库保安、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水闸改造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河道疏浚、骨干泵站改造、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切实提高城乡防洪抗旱标准和能力。加强水文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不断提高防汛防台抗旱的预警管理、指挥决策等应急能力。
2.加强消防事业发展。推进泗门、丈亭等消防站建设,科学布局并配备消防水源、市政消火栓和消防装备,完善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加强专职消防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建设,着力构筑社会防火墙工程,不断增强火灾防控能力。
3.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重点区域(行业)气象服务等系统,强化气象延伸服务。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中心系统和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对台风、高温等气象灾害以及小流域洪水、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四)强化信息网络发展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数字余姚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数字城市”,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
1.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加快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和改造,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发展,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的多媒体基础平台,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大力推行网络银行、网络教育、数字传媒等安全网络软件平台和支撑应用软件,积极推进城市网络公共交换中心、电子商务交换平台建设,加快社会民生服务领域的信息化步伐。
2.建设“数字城市”。加快数字余姚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强各类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建立健全三维基础地理信息、地名地址、政务地理空间等应用服务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政务电子地图与公众电子地图,建立健全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体系。顺应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要求,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城区城镇管理数字化平台。
3.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快完善城市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建设集养老保险、失业救助、医疗保险、低保等内容为一体的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和宏观经济监测系统,加快建设道路、自来水、电、煤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的城市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农业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农村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以及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应急信息系统。
九、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城乡一体化、要素市场化、管理社会化、政府服务化的方向,深入推进城乡体制、要素市场、社会管理、政府职能等改革,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围绕农民转移转化这一核心,以土地制度、集体资产、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资源集约利用。
1.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引导农民以土地换保障,提高农用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逐步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允许村集体将符合条件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开发经营。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采取一次性货币补偿、宅基地入股、参加社保等办法,鼓励农民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地价体系。加强征地补偿制度创新,不断缩小区片综合地价的区片级差。
2.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改革。深化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加强村级留用地管理,鼓励村村联合、跨村建设二三产物业用房,积极探索乡镇(街道)统一实施建设开发的运作模式。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村级重大工程项目决策、实施、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公司化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管理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综合实力。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合理的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探索集体组织成员既能“持股在乡”也能“持股进城”的新机制。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户口迁移准入制。加快社保、住房、就业、教育、卫生等配套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股份合作社股权有偿退出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深化外来务工人员积分落户制度。
(二)推进民营经济和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
鼓励和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加强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领域,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的成本约束,完善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深化民营企业制度改革。坚持企业自主、资源优化、规范运作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技术领先企业和优势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兼并产业链关联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地区集群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引导大中型民营企业面向中西部进行跨地区兼并、联合或重组,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推动低端制造业梯度转移。加强民营企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领域。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上市、并购重组、资产整合、产权交易、股权融资,允许民营企业依法合规向内部员工和社会定向募集股份,引导和规范企业间互保、资金融通及借贷行为。鼓励民间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探索运用BOT、BT、TOT等模式,参与公共项目建设管理。研究制定和落实鼓励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发展的优惠政策,着力降低民间投资成本。
3.建立资源价格市场形成机制。对不同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严格征收各类资源有偿使用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水、电等要素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和服务,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全面深化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机制,制定环保设施运营规范和费用标准,全面推行环保设施运营社会化和污水、垃圾、废弃物处理产业化。
4.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四明山区域等生态涵养区补偿力度,建立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偿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四明湖、梁辉水库、陆埠水库、双溪口水库等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力度,提高源头地区受益水平。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功能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挂钩制度,探索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考评机制。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突出和谐稳定的主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点推动管理理念从管制到服务、管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管理手段从行政到市场、管理重心从单位到社区(企业)、管理途径从人治到法治、管理机制从静态到动态等六方面的转变,力争“平安余姚”建设再上新水平。
1.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力量,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着力构建新型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创新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完善网络舆论引导应对机制。进一步强化综合协调机制,积极推行网格数字城管,建立健全网格化、数字化、法制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专项整治和安全监管,全力保障公共安全。加强价格监管,努力维持物价稳定。积极创新利益协调与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特殊利益群体诉求协调机制,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制,建立维稳信访长效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
2.加强社会治安与应急管理机制。加快城乡社区警务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社会治安动态防控网络和管控机制建设,建立动态化防控体系。积极创新实有人口管理机制,建立实有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加强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促进新老余姚人和谐相处。建立健全预防和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以及事后恢复重建的突发事件预防处置体系,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城乡居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培育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加快出台扶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努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探索放宽社会组织的准入和登记办法,建立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资助机制,加快建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的管理制度,以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经济社会的管理服务,实现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优势互补。根据社会组织的性质、特点和活动方式,实行不同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完善社会组织的治理结构,制定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权益保障政策,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
4.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联合征信数据平台建设,适时扩大信息共享部门,统筹规划专业征信平台建设,推动专业征信数据库与企业联合征信数据平台的对接共享。以个体工商户、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公务员等为切入点,逐步建立个人社会信用数据库,积极推进与个人基础信息数据库、银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的对接,加快建设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平台。有效激发信用市场需求,探索建立政府招标、政府采购、特许经营、建筑施工、银行贷款的企业信用报告制度,大力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发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社会诚信创建,促使诚实守信成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的重要基础,提高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努力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
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大力发展软环境,夯实软实力,加快建立权责一致、决策科学、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打造政务成本低、服务质量高的阳光、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1.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有效方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的供给体制,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实行统一、公平的财政分成体制,逐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公共财政、阳光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事权划分和支出责任,实现“责权利”和“人财事”相统一,完善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层次分明的财政分配体系。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2.转变政府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扩大公民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着力构建渠道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民主听证制度的利益决策机制、行政复议的利益反馈和纠错机制。以民生、民意、民主为取向,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更加科学、民主、规范、透明的干部考核体系。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建立规范高效的行政许可运行机制,切实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能。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监察,完善对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机制。
3.推进强镇扩权改革。进一步下放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予中心镇相应的经济类项目核准、备案权,鼓励将非行政许可事项由市级有关部门直接交办给中心镇行使;行政许可事项由市级有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通过委托方式由中心镇直接行使。理顺垂直管理部门和派驻机构的关系,完善乡镇组织机构设置。
十、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有效实施本规划,对余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切实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一)完善发展规划体系
按照规划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规划编制机制,完善规划体系建设。以发展规划为龙头,以区域规划为核心,以专项规划为支撑,推进各项规划的编制与衔接。强化规划的功能和引导作用,使规划体系成为引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
(二)加强资源要素保障
推进资源要素保障,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抓好开源、加强节流、促进循环、创新机制”入手,做好以下五方面的要素保障:通过增加水资源供给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水平。通过增加土地供给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地和城市土地周转, 进一步保持土地供需平衡。通过完善能源供给体系、提高企业节能水平、加强能源梯级利用,进一步推进能源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加大内外引资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创新金融衍生产品,进一步创新提高资金融通能力。通过强化规划引导作用、推进人才发展重大工程、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才资源保障能力。
(三)强化规划实施管理
推进规划纲要与各类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衔接和协调,特别是加强与市域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街接,加强规划的立项、编制、审批等相关程序,强化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的实施刚性。健全规划的监督检查机制,实行规划年度责任分解,落实责任部门,明确分工,纳入各级各部门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向市政府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自觉接受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检查。健全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加强中期评估和动态监测,搞好规划衔接和综合平衡,及时发现和提出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适时的调整修订。重大调整报请市人大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