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光明码头2万吨级和5万吨级通用泊位。(记者 陈张坤 摄)
本网记者 陈张坤
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记者3月4日来到位于穿山半岛东北侧、原白峰镇光明村的宁波光明码头。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市、区重点工程,宁波光明散杂货码头自2008年9月26日打下第一根桩基以来,已进行了两年多的建设,记者看到港机调试、场所装修、规划道路建设等各施工现场均是一派繁忙景象。施工人员正在为码头的试生产做最后的冲刺。
打造“长三角地区外贸煤炭中转配送基地”
“这里是天然深水良港。”宁波光明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能伟告诉记者,螺头水道宽约2400米,整个航道水深40米以上,是宁波—舟山港南部港域的深水进港航道,目前3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可全天候通航。
2008年4月25日,宁波光明码头项目获得市发改委核准,并于同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据介绍,宁波光明码头总投资11.2亿元,建设1万吨级、2万吨级和5万吨级通用泊位各一个,可同时靠泊2艘3万吨散货船舶、3艘500吨级江海联运驳船,码头水工结构按照可靠泊10万吨级船舶设计。
记者在海岸边的山上远眺,2万及5万吨级卸船码头按一直线南北向布置在东侧岸线,1万吨级装船码头按东西向布置在南侧岸线上,呈“L”型布局,码头通过一座数十米的引桥与后方陆域连接。“特有的L型码头结构,可同时停靠两艘船,从大码头上装载量大的船上卸煤炭,通过廊道装载至在小码头上停靠的小船,直接出港,大大减少了煤炭的装卸作业时间,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吴能伟说。
据了解,我国进口煤炭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仅去年一年,我国进口煤炭高达1.3亿吨。进口煤炭,船舶装载量的大小是决定运费多少的关键因素,船舶装载量越大,运费越省。“宁波口岸正缺乏这样一个停靠大型散杂货运输船舶的码头。”吴能伟告诉记者,宁波光明码头公司将依托码头天然水深条件,以及水水中转、港区配送等优势,主要从事煤炭的装卸、仓储、中转、配送等业务,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外贸煤炭中转配送基地”。
“地底下的活都难干”
光明码头工程所处位置的地质条件相当复杂,这给码头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据了解,宁波光明码头工程共分为水工结构、土建、陆域、设备安装工程四个施工标段和一个监理标段,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水工结构工程,而水工结构工程中难度最大、最关键的就是桩基施工。
光明码头区域内水下地势陡峭,基岩面高低起伏,对桩的定位非常难。在1万吨级泊位区域,原始泥面平均坡度达1:2。宁波光明码头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金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岸坡的稳定,在沉桩前,施工单位先进行削坡挖泥,同时,在码头后方海塘,每隔20米设置一个沉降位移观测点,指派专职测量人员每天对已沉设管桩进行沉降位移观测。
2万吨级和5万吨级码头嵌岩桩是最难打的桩。嵌岩桩,就是桩基打到岩面后,再钻孔6-8米,进入中风化层的坚固岩面后,将钢筋混凝土灌注于岩体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所掌握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每一根桩打下去都可能会碰到不同的情况。这里共有196根桩,而且长短不一,最长的60多米。“嵌岩桩施工需先打钢套筒,打钢套筒不仅要定位准确,还要防止打斜和卷边。”金星说道。为此,他们在嵌岩桩施工中,邀请业主、设计、监理、地质勘探单位共同确定中风化岩样,然后通过控制“锤击数”和“贯入度”来保证沉桩要求。在施打钢护筒时,测量人员不断观测贯入度变化情况,当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时,立即停止锤击。
但这仍不能避免钢套筒底部卷边。“如果发生卷边现象,我们用重型冲击锤反复冲击卷边部位,使卷边的钢板断裂,再用磁铁吸捞出钢板块。”
“2010年7月,光明码头水工工程通过宁波市交通质监站交工鉴定,近300根沉桩总体达到一类标准。”金星对此颇为自豪。他告诉记者,光明码头水工工程先后获得宁波市“甬江杯”优质工程、浙江省文明标化工地等荣誉。
不光海上桩基施工难,陆域工程桩基施工同样难。“只要是地底下的活,都难干。”金星说,在陆域桩基施工中,由于先期开山、道路建设过程中夹杂的大石块非常多,打桩过程中也经常碰到,容易导致断桩或打不下去的情况发生。碰到这些问题,通过设计,局部改为钻孔灌注桩,确保桩基达到承载要求。碰到岩石时桩打不下去,而碰到淤泥时成孔难度大。“淤泥特别厚的地方,灌注桩沉孔施工中往往会发生塌孔现象,甚至出现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过大。”他们便通过调整施工工艺和采用增加钢护筒等办法,来保证成孔。“困难各种各样,但我们都会想方设法解决。”金星说。
“半夜退潮就半夜施工”
光明码头的雏形已展现在我们面前,完工指日可待。自工程一开工便进驻这里的金星,回想起当初的情景仍有些“后怕”。“刚来时,这里是滩涂,还有一些虾塘,原光明村的村民们基本都已搬迁。”金星说,光明码头地处北仑最东边的穿山半岛,施工条件相当恶劣。
海水有潮汐,潮涨潮落。水工工程下横梁施工中,当海水涨潮时就会被淹没,无法进行模板制立、钢筋绑扎等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施工人员都是“候潮作业”,抢潮水,赶工期:涨潮时上岸休息,退潮时,加班加点施工。“作息时间都是由每天两次潮涨潮落的具体时间来决定的,早上退潮,就早上作业;半夜退潮,那就半夜施工。”金星说。
祝家华是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在光明码头的一位技术人员,他曾参与建设了大港热电、长丰热电、化工园区等多个宁波地区的重点工程项目。“这里是最艰苦的一个地方。这里最初不通自来水,连生活用水都是在外面买好,用车子运进来。”祝家华说:“路也不好,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连原材料进来也要加价。”
一些工人难以忍受这里的艰苦和寂寞,许多工人来了十天半月就卷铺盖走人了。祝家华说,为了留住工人,项目部先后建起了食堂,开设了平价小卖店,建起了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工人们在休息时间可以上网、看电视、打乒乓球。
记者看到,光明码头1号堆场和2号堆场傍山而建,20万平方米的堆场工程基本完工,两台巨大的斗轮机矗立在山脚下,与之相连的输送皮带也蓄势待动。
祝家华告诉记者,进场的时候,这里只是一个山沟沟,除了杂草、乱石,什么也看不到,“一到冬天,风特别大,吹在脸上犹如刀削一般,而且沙尘又多,刮起风来就跟进了沙漠似的。”祝家华的家在鄞州长丰,每个月他顶多回去一两趟,但每天他在这30公顷的工地上都要来回转上好几圈。“不看着,心里不踏实,哪里有问题,都得及时指出来。”祝家华说。
在光明码头建设工地,到处都可见像祝家华一样,以工地为家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一锹一铲、一砖一石,用辛勤和汗水浇筑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海港散杂货码头。
吴能伟告诉记者,光明码头力争5月份,确保6月份完成港机设备调试,进入试生产,4月底有望靠泊第一艘船舶,开始港机设备、皮带机设备等重载调试。届时,这里将会成为宁波港重要的煤炭码头和件杂货中转基地。作为深水港区的北仑穿山北港区,其参与港口货物中转及运输等的能力将得以发挥,我区临港工业的物流瓶颈也会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