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6日,包括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三A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名企在内的70家慈溪企业和15家宁海企业组成大型“挖人”团,参加东莞一场声势浩大的中高级人才招聘会。当天招聘会结束后,大部分企业选择了继续留在当地寻觅适岗人才。直至昨天,“挖人”企业悉数回甬。
企业普遍肯定“挖人”效果
宁波鸿达电机模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康海生肯定了这次组团招聘的效果:“我们一共推出了5个岗位,其中设计工程师和装配技师是重点,从去年11月份起就在全市放出消息了,结果一个来应聘的人也没有,这次总算招到了。”
一家不愿透露具体名称的慈溪企业相关人员表示,企业这次招到了模具设计、加工方面的一些高端人才,还意外收获了一名优秀的物流主管。
据统计,“挖人”团85家企业推出岗位1500余个,其中80%为中高级岗位。招聘会当天吸引了各类人才6000余人,180余人与企业当场达成合作意向,730余人达成初步意向,目前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薪资不占优,平台来弥补
“东莞的求职者会在简历上附上他要求的薪资待遇。同样一个中高层管理岗位,可能比宁波要高出四五万元/年。”康海生说,“我们这次5个岗位平均年薪是8万至10万元,还是有点偏低。”
那么,宁波的企业凭借什么来吸引管理人才呢?答案是,发展平台。“在东莞,一个设计工程师,过了20年可能还是设计工程师,晋升空间几乎是零。这是因为,一方面,珠三角制造业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人才结构也比较完善,同行业岗位间的流动性不大,另一方面,当地制造业企业以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居多,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资方直接指派或引进的,很少从本地人才中筛选。”康海生说,“宁波的情况就不同了。一个设计工程师,一两年后完全可能升任设计主任、技术部长等,如果能力过人,5年左右的时间,他就可能成为技术中心的副总。我们面对的多是35至45岁的人才,这一年龄区间的人相对更看重发展平台。”
独木难成林,环境让人才裹足
多家“挖人”企业表示,长三角的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比珠三角起码滞后5年。石小姐作为慈溪某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挖人”之行。在她看来,大环境不给力,是企业引才的一大阻力。
“有一个无线电技术方面的高级人才,刚开始谈得不错,但在了解宁波制造业的情况后,他改变了主意。这样的求职者我们碰到好几个。”石小姐说,“他们认为,来宁波后就被‘圈’死了,说白了,想跳槽都没地方去。”
对此,为本次“挖人”团提供信息支持的宁波市智通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还需加强互动:“首先,前期宣传造势非常重要。其次,我们也会进一步把市场细分,这次主要针对企业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接下来我们会考虑开设行业专场。再次,我们会推广3G数字化招聘平台,让整个招聘过程更加便捷、透明、高效。”
宁波晚报记者 童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