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调查从“十二五”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作为工业大市的宁波,标准提高后的统计数据如何反映我市工业经济宏观运行状况?记者为此专门走访了市统计部门。
从1998年开始,国家统计制度调整为按规模进行统计,设置了第一个“规模以上”门槛,即“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也就是说,“500万元”的老起点标准在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已经执行了整整13年。有统计专家认为,中国作为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老标准已经不符合工业实际发展态势。市统计局工业与能源统计处处长杨耿业表示,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尤其是工业规模效应进一步突现,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起点标准较为适应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需要。
据了解,统计起点标准提高,最大的影响是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家数发生了较大变化。以2010年年报为例,宁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原起点标准统计的1.3万家左右减少到了新起点标准统计的6250家左右。
企业数量发生变化,那么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产出总量又如何呢?“不仅几乎没有影响,起点标准提高后统计范围相对缩小,还能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时效性。”杨耿业表示,经测算,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依据新起点统计的数据与依据原起点统计的相应比对,总量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以2010年为例,按500万元标准统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0867.5亿元,占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2.5%,按2000万元新标准统计,该比例为79.6%,基本保持了多年来规模以上工业占比约八成的“代表性”。据了解,1998年第一年执行“500万元及以上”标准时,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在80%左右。
企业家数虽然减半,但经济总量的比重下降甚小。“这主要是因为宁波工业企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块头’企业不断增多,其在工业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也持续上升,具有很高的代表性。”统计专家分析说,按新起点标准统计的60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足以代表宁波工业经济的主体,以2010年产值计算,新标准规模以上企业占原标准规模以上企业的93.1%。
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市产业升级和大工业建设的加快,工业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比重可能还将上升。
宁波日报记者 周 骥